根据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反馈2021年度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意见建议的函》要求,我局涉及作风建设的2条整改类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对照剖析,及时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如下:
一、关于“务虚工作太多。如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工作,明明现在大部分经营户还用不到电子营业执照,却要求基层短期内完成大量电子营业执照下载,还把这作为考核指标。基层干部只能挨个打电话催促,经营户对此也意见很大。类似的还有每年的年报工作,年报是经营户的义务,应当让经营户养成主动年报的习惯,树立对自己的执照负责的意识。这样基层所也能根据年报情况适时清理经营户底数,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而当年报率也成为考核指标时,一切都变味了。”
(一)务虚工作太多。如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工作,明明现在大部分经营户还用不到电子营业执照,却要求基层短期内完成大量电子营业执照下载,还把这作为考核指标。基层干部只能挨个打电话催促,经营户对此也意见很大。
国务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工作均对电子证照归集应用、互通互认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突破702万,下载率达78.58%。一是推进电子身份认证应用。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办理政务服务的主要身份认证载体,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务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市场主体可凭借电子营业执照登录政务服务网,办理注册登记、许可审批、法人电子签名、网上年报等1300多个事项。二是推进电子照章融合应用。全省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申请人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后,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免费申领、管理、使用电子印章,便于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各项业务。三是推进两直补助应用。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补助对象唯一身份确认方式,在线兑付“两直”资金全程无需提交材料,实现“一次不跑、补助到手”。“两直”补助工作期间,全省新增下载电子营业执照近78.7万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5.6亿元。
针对基层反映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还不够广的问题,我局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场景。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身份验证体系,推动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统一“身份证”在各部门网上业务系统的深度应用,单点登录系统办理业务时实现身份验证、电子签名、执照信息共享等功能,满足各部门不同业务对电子营业执照的需求。二是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商务领域应用。一方面,在温州探索电子营业执照作为银行业务身份确认载体的基础上,全省推行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服务,在银行业务场景中同步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实现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协议在线签订。另一方面,与省电信对接,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电信App上应用。三是推进电子亮照。推动更多市场主体电子亮证亮照,率先在衢州试点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许可证集成展示,在此基础上,探索将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电子许可证信息归集至电子营业执照集成展示,方便市场主体管理证照。四是加强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方式和应用场景,完善导办、帮办、代办、跨域办服务体系,指导群众下载应用。
(二)类似的还有每年的年报工作,年报是经营户的义务,应当让经营户养成主动年报的习惯,树立对自己的执照负责的意识。这样基层所也能根据年报情况适时清理经营户底数,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而当年报率也成为考核指标时,一切都变味了。
年报公示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既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企业和加强信用监管的重要职责。为推动年报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市场监管总局每年定期通报各地年报公示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年报工作考核指标。采用企业年报综合绩效作为考核指标,从注重年报率向注重年报质量转变,同时综合考虑疫情等因素,不将个体户和农专社年报率纳入考核指标。二是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年报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结合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和年报特征,实施年报精细化管理,分类分时分级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年报,推动市场主体尽早年报,培养主动年报意识,提高年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年报工作调研。通过工作调研,充分了解各地年报工作实施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指导各地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指导、帮助,把提高年报管理水平、减少对企业干扰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我省年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关于“不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推进工作过急过激。工作安排不科学,缺乏管理能力,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干不完的活!要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
我局深化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2年工作要点》,制定下发《中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委员会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实施意见》。一是抓好文件精简。确定“三类重点文件数量控制在100个以内、会议计划零增长”指标体系,严把三类重点文件数量关、字数关、质量关,减少向基层印发文件。二是做好会议统筹。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议程,按照“能不召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开”原则,在保障会议质量的前提下压减会议时间。4月份以来,面向基层召开会议尽量以视频会议形式,一次会议集中部署近期多项工作。截至目前,以省局名义发布的三类重点文件仅占全年指标的23%,以省局名义召开各类会议4次,环比下降25%,且会议时间基本上控制在1小时左右。三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创新工作载体,推动重点任务落实。通过“双五”月度竞赛的形式,每月底对下月重点任务进行系统梳理、集中汇总、一次下达,杜绝临时性布置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统筹性、系统性。建立“互联网+督查”机制,优化检查考核方式。强化督查综合性安排,统筹各督察组行程安排,以“四不两直”方式高效推进督查工作;探索推进省局督查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非现场检查考核,减少对基层和被检查对象正常工作的影响。强化数字应用,大力推进“线上巡查+线下检查”的监管模式,充分运用“阳光厨房”“阳光工厂”等数字化监管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减少基层工作人员赴实地检查频率,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助力解决基层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在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上,我局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拓展晋升发展空间。盘活用好职务、职级和职称资源,充分发挥干部人才积极性。用好职务。持续推进年轻干部比选、40岁以上干部竞选等竞争性选拔,精细精准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为优秀干部提供干事创业舞台。用活职级。开展职级干部优选,着力破除论资排辈现象。统筹事业单位管理五级、六级岗位,对部分工作年限和任职时间较长、综合表现良好的干部予以晋升管理岗位。用足职称。优化完善人才队伍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等机制,按能力和业绩及时兑现人才待遇,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予以越级晋升。二是推进评优评先激励。积极做好评优评先工作,让先进更有获得感、荣誉感。突出重大贡献,严格筛选推荐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群众公认的干部,申报“全国(浙江)人民满意公务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等重大荣誉。聚焦重点工作,围绕食品安全、平安建设、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等重点工作,推荐评选“全国市场监管卫士”“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各层次荣誉和奖项。结合业务工作,持续开展执法办案能手、服务标兵、科技尖兵选树,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并予以及时奖励。三是提升关爱和服务保障质量。着力建设“干部人才之家”,将省局党委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落实局领导走访联系制度。每位局领导联系1名专家人才,通过授课、座谈等方式,每年走访联系对象不少于1次,了解掌握一线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谈心谈话和“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结合职务变动、思想波动、家庭变故等节点,与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谈话,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合理关切。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结合重要节日或活动,组织力量上门走访生活困难党员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做到应访尽访、不落一人。做好服务保障。落实年休假、加班调休、疗休养、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等制度,保障干部正常休息休假权。组织全员健康体检,积极协助患病干部及时医治。关心工作专班、学习锻炼人员,了解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矛盾困难。组建足球、篮球、羽毛球、合唱、瑜伽、书画等文体活动小组,丰富和活跃广大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省市场监管局
2022年6月20日
根据省直机关工委《关于反馈2021年度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意见建议的函》要求,我局涉及作风建设的2条整改类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对照剖析,及时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如下:
一、关于“务虚工作太多。如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工作,明明现在大部分经营户还用不到电子营业执照,却要求基层短期内完成大量电子营业执照下载,还把这作为考核指标。基层干部只能挨个打电话催促,经营户对此也意见很大。类似的还有每年的年报工作,年报是经营户的义务,应当让经营户养成主动年报的习惯,树立对自己的执照负责的意识。这样基层所也能根据年报情况适时清理经营户底数,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而当年报率也成为考核指标时,一切都变味了。”
(一)务虚工作太多。如下载电子营业执照工作,明明现在大部分经营户还用不到电子营业执照,却要求基层短期内完成大量电子营业执照下载,还把这作为考核指标。基层干部只能挨个打电话催促,经营户对此也意见很大。
国务院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工作均对电子证照归集应用、互通互认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突破702万,下载率达78.58%。一是推进电子身份认证应用。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办理政务服务的主要身份认证载体,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务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市场主体可凭借电子营业执照登录政务服务网,办理注册登记、许可审批、法人电子签名、网上年报等1300多个事项。二是推进电子照章融合应用。全省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申请人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后,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免费申领、管理、使用电子印章,便于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各项业务。三是推进两直补助应用。将电子营业执照作为补助对象唯一身份确认方式,在线兑付“两直”资金全程无需提交材料,实现“一次不跑、补助到手”。“两直”补助工作期间,全省新增下载电子营业执照近78.7万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5.6亿元。
针对基层反映的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还不够广的问题,我局将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场景。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身份验证体系,推动电子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统一“身份证”在各部门网上业务系统的深度应用,单点登录系统办理业务时实现身份验证、电子签名、执照信息共享等功能,满足各部门不同业务对电子营业执照的需求。二是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商务领域应用。一方面,在温州探索电子营业执照作为银行业务身份确认载体的基础上,全省推行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服务,在银行业务场景中同步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实现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协议在线签订。另一方面,与省电信对接,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电信App上应用。三是推进电子亮照。推动更多市场主体电子亮证亮照,率先在衢州试点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许可证集成展示,在此基础上,探索将市场监管领域涉及电子许可证信息归集至电子营业执照集成展示,方便市场主体管理证照。四是加强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网站、微信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电子营业执照下载方式和应用场景,完善导办、帮办、代办、跨域办服务体系,指导群众下载应用。
(二)类似的还有每年的年报工作,年报是经营户的义务,应当让经营户养成主动年报的习惯,树立对自己的执照负责的意识。这样基层所也能根据年报情况适时清理经营户底数,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而当年报率也成为考核指标时,一切都变味了。
年报公示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既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企业和加强信用监管的重要职责。为推动年报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市场监管总局每年定期通报各地年报公示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优化年报工作考核指标。采用企业年报综合绩效作为考核指标,从注重年报率向注重年报质量转变,同时综合考虑疫情等因素,不将个体户和农专社年报率纳入考核指标。二是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年报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结合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和年报特征,实施年报精细化管理,分类分时分级统筹推进市场主体年报,推动市场主体尽早年报,培养主动年报意识,提高年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年报工作调研。通过工作调研,充分了解各地年报工作实施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指导各地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指导、帮助,把提高年报管理水平、减少对企业干扰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我省年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关于“不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推进工作过急过激。工作安排不科学,缺乏管理能力,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干不完的活!要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
我局深化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2年工作要点》,制定下发《中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委员会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实施意见》。一是抓好文件精简。确定“三类重点文件数量控制在100个以内、会议计划零增长”指标体系,严把三类重点文件数量关、字数关、质量关,减少向基层印发文件。二是做好会议统筹。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议程,按照“能不召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开”原则,在保障会议质量的前提下压减会议时间。4月份以来,面向基层召开会议尽量以视频会议形式,一次会议集中部署近期多项工作。截至目前,以省局名义发布的三类重点文件仅占全年指标的23%,以省局名义召开各类会议4次,环比下降25%,且会议时间基本上控制在1小时左右。三是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创新工作载体,推动重点任务落实。通过“双五”月度竞赛的形式,每月底对下月重点任务进行系统梳理、集中汇总、一次下达,杜绝临时性布置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统筹性、系统性。建立“互联网+督查”机制,优化检查考核方式。强化督查综合性安排,统筹各督察组行程安排,以“四不两直”方式高效推进督查工作;探索推进省局督查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非现场检查考核,减少对基层和被检查对象正常工作的影响。强化数字应用,大力推进“线上巡查+线下检查”的监管模式,充分运用“阳光厨房”“阳光工厂”等数字化监管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减少基层工作人员赴实地检查频率,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助力解决基层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和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在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上,我局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拓展晋升发展空间。盘活用好职务、职级和职称资源,充分发挥干部人才积极性。用好职务。持续推进年轻干部比选、40岁以上干部竞选等竞争性选拔,精细精准用好各年龄段干部,为优秀干部提供干事创业舞台。用活职级。开展职级干部优选,着力破除论资排辈现象。统筹事业单位管理五级、六级岗位,对部分工作年限和任职时间较长、综合表现良好的干部予以晋升管理岗位。用足职称。优化完善人才队伍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等机制,按能力和业绩及时兑现人才待遇,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予以越级晋升。二是推进评优评先激励。积极做好评优评先工作,让先进更有获得感、荣誉感。突出重大贡献,严格筛选推荐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群众公认的干部,申报“全国(浙江)人民满意公务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等重大荣誉。聚焦重点工作,围绕食品安全、平安建设、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等重点工作,推荐评选“全国市场监管卫士”“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各层次荣誉和奖项。结合业务工作,持续开展执法办案能手、服务标兵、科技尖兵选树,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并予以及时奖励。三是提升关爱和服务保障质量。着力建设“干部人才之家”,将省局党委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落实局领导走访联系制度。每位局领导联系1名专家人才,通过授课、座谈等方式,每年走访联系对象不少于1次,了解掌握一线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谈心谈话和“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结合职务变动、思想波动、家庭变故等节点,与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谈话,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回应合理关切。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结合重要节日或活动,组织力量上门走访生活困难党员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做到应访尽访、不落一人。做好服务保障。落实年休假、加班调休、疗休养、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等制度,保障干部正常休息休假权。组织全员健康体检,积极协助患病干部及时医治。关心工作专班、学习锻炼人员,了解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矛盾困难。组建足球、篮球、羽毛球、合唱、瑜伽、书画等文体活动小组,丰富和活跃广大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省市场监管局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