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报】龙游乌,跑出共富“加速度”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7-17 09:01 字体:[      ]浏览次数:( )

   降温水帘、自动喂食管道、步履式刮粪机、24小时室内环境采集检测……衢州龙游县龙游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乌猪养殖场里,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
   “我们对乌猪养殖进行全过程把控,每一个环节都可精准溯源。”企业总经理朱倩笑着说。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龙游乌猪”一直享有盛誉。和人们固有印象中“二师兄”白白胖胖的模样不同,龙游乌猪个头小小、黑不溜秋,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其曾被列入《浙江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被有的人称为猪种中的“大熊猫”。
   拥有2000多年养殖历史的它,早前主要分布于浙江衢州和金华一带,现主产于龙游,是一款优良的地方猪种。近年来,当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消费群体对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切入点,逐步树立“保种+市场开发+品质+品牌”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让龙游乌猪走出龙游、迈向全国,还不断拓宽增收新路径,托起了农村百姓的“共富梦”。

“龙游乌猪一度成为浙江处于濒危状态需进行抢救性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我们通过长期摸索,创新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地方优良品种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之路。”
乌猪“新说”
   大坪村,距离龙游县城20多公里,龙游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在这里,占地70多亩的养殖场是龙游乌猪的保种单位。
   夏日里,养殖场掩映在满目青绿中,颇有些花园式工厂的味道。
   “进入养殖场,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防疫管理流程。”朱倩告诉我们,人生活的环境中其实隐藏着很多致病隐患,立足安全可控,打造科学的防疫体系,是呵护生猪健康的关键所在。
   几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让许多生猪养殖场遭受重大损失,也倒逼大大小小的养殖场不断在消杀、防疫检测等环节上“苦炼内功”。朱倩的养殖场虽然由于防疫措施到位受影响不大,但这段经历也时刻提醒着她在安全上不能有丝毫懈怠。
   不仅如此,这个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生态环保猪场还拥有现代化的料线料塔、空气负压机、水帘等,配备了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为龙游乌猪搭配营养均衡的餐食,养殖方式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我们的养殖规模在年出栏3000头到4000头左右。”她介绍。
   作为年轻的80后,大学毕业不久,朱倩就从父亲手中“接棒”,成为了投身猪场的“新农人”。在外人眼中,养猪这门活又脏又累,朱倩却不以为然,在她看来,自己从事的不止是生猪养殖,更肩负着推动龙游乌猪产业发展的重任。
   “以前农村很多人家会散养龙游乌猪,但乌猪养殖周期长、增重慢,一年也就长到140多斤,上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外来品种进入,这些生猪有的半年就能长到200多斤,很多农户就都不愿意养乌猪了。”她介绍,龙游乌猪一度成为浙江处于濒危状态需进行抢救性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之一。
   为了让有着2000多年养殖历史的龙游乌猪更好地传承下去, 2008年,朱倩的父亲曾花一年多时间,行程1万多公里、跑了10多个县市,请农业部门专家反复甄别、鉴定,才寻找到10余头纯正的龙游乌猪。此后,又经过两年多时间,成功培育出了第三代龙游乌猪。
   “我们通过长期摸索,创新‘保种+市场开发+品质+品牌’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地方优良品种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之路。”她说,龙游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成为集龙游乌猪遗传资源保护、饲养、销售、初加工于一体,且唯一拥有龙游乌猪种质资源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目前,企业一方面以保种为基础开展种群扩繁选育,另一方面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为方向进行商品猪生产,全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龙游乌猪肉品150吨左右。

“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规范推广‘龙游乌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全力为地方良种的保种繁育和富农增收提供品牌支撑。”
品牌为“媒”
   在朱倩看来,就品质而言,龙游乌猪可谓上乘。
   为了确保猪肉品质,企业早前就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控养殖投入品使用,以大数据指导安全管控。在这里,每头乌猪都有一张独特的 “身份证”,通过它,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密智管。
   “乌猪的皮下脂肪含量高,一般猪的脂肪厚度是一公分左右,它有三四公分,皮下是脂肪,脂肪下是瘦肉,有瘦有肥,做出来就嫩,不会像普通猪肉,吃起来柴。”她说,加上乌猪要长一年才出栏,它的骨头非常硬,熬出来的汤也好喝。
   不过,尽管有上述种种优点,由于价格上不占优势,一开始,乌猪肉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所幸的是,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牵线搭桥,我们展开商超对接,推动产品走进世纪联华、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由此拓宽了市场销路。”朱倩表示,如今在世纪联华超市衢州地区门店、大润发超市衢州、金华、台州等地的门店里,都能买到正宗龙游乌猪肉,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为聚力让龙游乌猪走出去,企业还在衢州龙游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申请注册了“龙佑乌”商标,并先后亮相省农博会、食博会、森博会等展会,持续打响知名度。
   诚如龙游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之于整个龙游乌猪产业,近年来品牌影响力同样与日俱增。当地以建设标准资源保种场为依托,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整体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做强、做大、做优龙游乌猪品牌——
   早在2012年底,“龙游乌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获核准注册,成为继 “志棠白莲”和“龙游小辣椒”之后,当地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围绕此,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规范推广“龙游乌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积极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全力为地方良种保种繁育和富农增收提供品牌支撑。
   “知产”变“资产”,还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近两年市场供不应求,我们的乌猪开始供不应求。这么优质的品种,为什么不扩大养殖规模?”朱倩表示,此前企业在当地溪口镇新建了一个占地100多亩的乌猪养殖场,紧接着买设备、建猪栏,没想到资金周转一时出现了问题。“我们没有抵押物可以融资,当时很为资金来源发愁。”
   龙游县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随即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产品,发放了贷款200万元。
   “这笔钱不仅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还可以再盖一间1200平方米的栏舍,出栏商品猪增加1200头,每年能增收400多万元。”对此,朱倩称。

“当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富民产业。”
养殖共富
   依托乌猪养殖产业,眼下,龙游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为解决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企业结合产业链上下游保障需求,将乌猪养殖场涉及的生产、外围保障、运输等岗位提供给村民,带动诸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达7万余元。
   以乌猪养殖为核心,其还创新提出了农户代养模式,由企业提供猪苗等资源,待生猪可以出栏时,再统一进行收购。
   “我们有优质的龙游乌猪猪苗、科学的养殖方式、全产业链服务优势,村民有场地、人力等资源,通过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乌猪饲养,可以合力打造具有本土优势的龙游乌猪品牌。”朱倩表示。
   据悉,在新的乌猪养殖场,企业除了保种育肥外,正谋划共富养殖方案,探索建立 “企业+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即由其负责为农户提供自主培育的龙游乌猪猪苗,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并颁证,等到出栏之际,按照保底价予以回购。
   “平常农户一般都会养鸡种菜,很多人家里猪栏也还在,养殖乌猪投入不大,而且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提及乌猪养殖共富方案,朱倩这样算起“经济账”。
   一直以来,生猪产业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产业,完善生猪产业链条,事关“三农”发展大局。
   在龙游,为推动乌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驱动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真正将其打造成为了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富民产业。
   眼下,随着保种育种问题逐步解决,龙游乌猪的养殖数量正日渐增加。
   “以往走的是高端市场,随着猪肉存量相对增多,我们会主动做一些中端价位的猪肉,这样一来,消费市场会更加广阔。”朱倩说,由于产量增加,企业也在深加工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比如开发香肠、咸肉、猪肉脯等猪肉深加工产品,让更多消费者可以品尝到龙游乌猪不同层次的美味。
   关于下一站“蓝图”,她透露,在做好保种育种的基础上,将继续修炼内功,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一方面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以最高标准、最严规范、最实举措确保 “舌尖安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陈出新,以期把龙游乌猪这张“金名片”擦拭得更亮。
   风物长宜放眼量。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获得稳定可靠的市场,百姓敲开增收致富的大门,金衢盆地上,龙游乌猪产业链的潜力还在持续释放。(《市场导报》7月14日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