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的建议》(绍10号)收悉。经研究并会商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协作联动、广泛发动、宣传促动,持续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日趋规范有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专项行动,持续严打重惩。2017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和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不断强化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惩一批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例如,台州黄岩成功破获的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案值超16亿元,被公安部列为部级督办案件。以温州鹿城破获的一起保健食品欺诈案为原型制作的微电影《较量》,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科普宣传素材在全国推广。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整治成果,今年初,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委政法委等共7部门组织开展了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会同省民政厅等共13部门组织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整治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添加、非法营销、虚假标识、虚假宣传等问题,深入开展摸底排查、监督检查、产品抽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严肃整治、联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整治期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8.49万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9678处,检查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12366处,检查保健类店铺26553家,检查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7840处,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936件,立案查处各类保健品市场违法案件1066件,涉案货值605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0起。同时,依托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和省广告监测中心,加大对省内295家传统媒体、94家重点网站等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频次、监测力度。对有关违法广告线索,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有力规范了保健食品广告发布行为。
(二)紧抓考核督查,压实整治责任。一是严格考核压责任。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将保健品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纳入2019年度平安市、县(市、区)考核的过程性指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部署安排、督导检查,确保组织指导扎实有力,责任举措落实到位,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二是全面督查找问题。今年2月底至3月初,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6个督查组,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检查商场企业、走访养老中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案件查处、舆论宣传等情况,有力督促各地查问题、补短板,不断将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各地也积极组织督查组,全面督导县(市、区)整治情况,确保机制顺畅、举措扎实、打击精准、宣传有力。三是加强督办促成效。要求各地每月报送整治工作信息及统计表,及时报告有关案件推进情况。对整治工作不重视、成效不明显的地区,根据情况予以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切实推进各地有力有序开展整治工作。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协调各级新闻媒体,开展保健食品整治宣传报道,发布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加强孝老爱老宣传教育,呼吁年轻子女“常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多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建设平安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新闻通气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时通报整治动态。充分利用“浙江市场监管矩阵”等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警示文章、保健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二是开展科普教育。认真总结各地查处的重点案件,制作《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之十大骗术》漫画,向消费者生动展示不法分子常用的欺诈手法。利用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宣传阵地平台,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五进”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保健食品知识,传递“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核心理念,促进全社会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三是曝光典型案例。今年“3·15”期间,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消保委等部门召开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成果发布会,发布了“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工作情况和“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的消费警示,曝光了杭州江干查处的天使之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违法销售保健食品案、宁波海曙查处的浙江盛世红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台州临海查处的某食品商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等典型案例。其中,宁波海曙查处的浙江盛世红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四)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行业规范。一是强化信用约束。认真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规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保健食品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等信息,不断强化信用约束力度,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同时,依托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与各部门共享保健食品企业的审批、登记、处罚等信息,进一步发挥信用的约束作用,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二是提升检测能力。目前,我省市场监管系统拥有的200余个技术机构中,近100个具备食品检测能力。同时,已在全省重要产业集聚地建设涉及食品检测的国家质检中心3个,省级质检中心9个。为进一步推动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中央、省级财政近三年安排了3亿元用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发展,推动建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还积极开放实验室,以非营利方式支持企业和创业创新者利用实验室设施装备开展分析检测活动,并在“3·15”等重要节点,为消费者提供“你点我查”、免费检测等便民惠民活动,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三是鼓励群众监督。鼓励群众通过“平安浙江”APP、12315投诉电话等渠道举报违法行为。对于投诉举报的案件线索,一律彻查来源、销售渠道,并对举报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各地还结合实际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反欺诈宣传示范点,建立银龄志愿者队伍,建立街道、社区、村保健食品会议营销信息反馈网络等方式,鼓励群众对保健食品市场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营造了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严”的要求,按照“高”的标准,发挥“联”的优势,持续发力、严厉打击,严格监管、促进规范,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不断推动保健食品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一)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效果。继续以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合行动、联合办案、联合惩戒的优势,综合运用警示处罚、信用惩戒、行刑衔接等手段,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引导保健食品行业依法生产、合规经营。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省平安办将依托“平安浙江”APP和“平安浙江”、“平安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
(二)进一步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积极宣贯新出台的《广告经营单位业务管理规范》(DB33/T 2178-2019)、《互联网广告标注与传输技术规范》(DB33/T 2179-2019)等省级地方标准,结合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广告信用评价工作,督促保健食品广告发布主体加强自律,切实从源头上遏制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要求全省各级新闻媒体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广告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规定刊播保健食品广告。充分发挥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的行业监督作用,不断规范新闻报道与广告信息刊播行为,防止出现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保健食品广告的现象。
(三)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力度。结合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等活动,积极发动新闻媒体、学校医院、行业协会等单位,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区域、多层次、持久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通过通报整治情况、发布消费提示、普及科学知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四)进一步做好养老敬老工作。不断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力度,严防不法经营者采用不正当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继续在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养生保健课堂、预防诈骗讲座、文体娱乐活动等,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防骗“免疫力”。大力弘扬爱老孝亲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人人敬老、家家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19日
索引号: | 002482410/2019-00444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发布机构: | 公开日期: | 2019-12-03 |
赵丽萍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的建议》(绍10号)收悉。经研究并会商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省民政厅、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协作联动、广泛发动、宣传促动,持续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境日趋规范有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专项行动,持续严打重惩。2017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和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不断强化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严惩一批不法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例如,台州黄岩成功破获的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案值超16亿元,被公安部列为部级督办案件。以温州鹿城破获的一起保健食品欺诈案为原型制作的微电影《较量》,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科普宣传素材在全国推广。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整治成果,今年初,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委政法委等共7部门组织开展了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要求,会同省民政厅等共13部门组织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整治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添加、非法营销、虚假标识、虚假宣传等问题,深入开展摸底排查、监督检查、产品抽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严肃整治、联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整治期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8.49万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9678处,检查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12366处,检查保健类店铺26553家,检查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7840处,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936件,立案查处各类保健品市场违法案件1066件,涉案货值605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0起。同时,依托全国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和省广告监测中心,加大对省内295家传统媒体、94家重点网站等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测频次、监测力度。对有关违法广告线索,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有力规范了保健食品广告发布行为。
(二)紧抓考核督查,压实整治责任。一是严格考核压责任。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将保健品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纳入2019年度平安市、县(市、区)考核的过程性指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部署安排、督导检查,确保组织指导扎实有力,责任举措落实到位,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二是全面督查找问题。今年2月底至3月初,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6个督查组,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检查商场企业、走访养老中心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案件查处、舆论宣传等情况,有力督促各地查问题、补短板,不断将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各地也积极组织督查组,全面督导县(市、区)整治情况,确保机制顺畅、举措扎实、打击精准、宣传有力。三是加强督办促成效。要求各地每月报送整治工作信息及统计表,及时报告有关案件推进情况。对整治工作不重视、成效不明显的地区,根据情况予以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切实推进各地有力有序开展整治工作。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协调各级新闻媒体,开展保健食品整治宣传报道,发布保健食品科普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加强孝老爱老宣传教育,呼吁年轻子女“常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多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建设平安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新闻通气会等方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时通报整治动态。充分利用“浙江市场监管矩阵”等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警示文章、保健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二是开展科普教育。认真总结各地查处的重点案件,制作《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之十大骗术》漫画,向消费者生动展示不法分子常用的欺诈手法。利用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宣传阵地平台,积极开展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校园、进商超“五进”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保健食品知识,传递“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核心理念,促进全社会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三是曝光典型案例。今年“3·15”期间,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消保委等部门召开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成果发布会,发布了“保健”市场乱象联合整治工作情况和“防范‘保健’陷阱,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的消费警示,曝光了杭州江干查处的天使之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违法销售保健食品案、宁波海曙查处的浙江盛世红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台州临海查处的某食品商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等典型案例。其中,宁波海曙查处的浙江盛世红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四)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行业规范。一是强化信用约束。认真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规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保健食品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黑名单)等信息,不断强化信用约束力度,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同时,依托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与各部门共享保健食品企业的审批、登记、处罚等信息,进一步发挥信用的约束作用,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二是提升检测能力。目前,我省市场监管系统拥有的200余个技术机构中,近100个具备食品检测能力。同时,已在全省重要产业集聚地建设涉及食品检测的国家质检中心3个,省级质检中心9个。为进一步推动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中央、省级财政近三年安排了3亿元用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发展,推动建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还积极开放实验室,以非营利方式支持企业和创业创新者利用实验室设施装备开展分析检测活动,并在“3·15”等重要节点,为消费者提供“你点我查”、免费检测等便民惠民活动,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三是鼓励群众监督。鼓励群众通过“平安浙江”APP、12315投诉电话等渠道举报违法行为。对于投诉举报的案件线索,一律彻查来源、销售渠道,并对举报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各地还结合实际创新举措,通过建立反欺诈宣传示范点,建立银龄志愿者队伍,建立街道、社区、村保健食品会议营销信息反馈网络等方式,鼓励群众对保健食品市场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营造了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严”的要求,按照“高”的标准,发挥“联”的优势,持续发力、严厉打击,严格监管、促进规范,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不断推动保健食品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一)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效果。继续以保健品市场乱象专项整治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合行动、联合办案、联合惩戒的优势,综合运用警示处罚、信用惩戒、行刑衔接等手段,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引导保健食品行业依法生产、合规经营。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省平安办将依托“平安浙江”APP和“平安浙江”、“平安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
(二)进一步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积极宣贯新出台的《广告经营单位业务管理规范》(DB33/T 2178-2019)、《互联网广告标注与传输技术规范》(DB33/T 2179-2019)等省级地方标准,结合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广告信用评价工作,督促保健食品广告发布主体加强自律,切实从源头上遏制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要求全省各级新闻媒体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广告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规定刊播保健食品广告。充分发挥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的行业监督作用,不断规范新闻报道与广告信息刊播行为,防止出现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保健食品广告的现象。
(三)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力度。结合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等活动,积极发动新闻媒体、学校医院、行业协会等单位,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区域、多层次、持久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通过通报整治情况、发布消费提示、普及科学知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四)进一步做好养老敬老工作。不断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力度,严防不法经营者采用不正当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继续在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养生保健课堂、预防诈骗讲座、文体娱乐活动等,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防骗“免疫力”。大力弘扬爱老孝亲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人人敬老、家家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