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明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以浙江省小微企业的视角》(第689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行了协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着力打造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全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着力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连续第五年保持全国前五位,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创新活力持续高涨
始终将知识产权创造作为构筑我省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专利、商标申请注册保护。2018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6件,居各省区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492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98万件,增长28%,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5236件。地理标志商标达224件。“一种连续化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等5件专利获评第20届中国专利金奖, 50多项专利获银奖、优秀奖,创历史最好成绩。34个品牌入围《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居全国第六位。组织评选2018年浙江省专利金奖15项、优秀奖30项。
(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2018年,各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关相继开展“网剑”“溯源”“净化”“雷霆”“剑网2018”“云鹊”“龙腾”等专项行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4339件,处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纠纷案件10.2万起,立案查处专利违法案件14089起,查扣侵权进出口货物824批次。省法院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地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试点工作,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8276件,审结25549件。省公安机关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云剑行动”,侦办了一批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大案,成功捣毁了一大批省外制假源头。
(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础支撑日趋有力
截至2018年底,我省有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有122家,外省和本省代理机构经批准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有172家,共计294家。在杭州、宁波、温州设立了国家级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其它8个市设立了省级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在全省11个市和部分县(市、区)均已开通12330热线,提供免费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服务。建有“中国(浙江)、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桐庐制笔)、中国(温州服饰)、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杭州高新区(滨江)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试验区,聚集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1家,形成了公益服务、代理服务、投融资、技术转移等多层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及有关保护服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满足小微企业需求仍存在差距,您在提案中所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网站信息入口界面和展示信息不统一、分类不清晰、更新不及时、缺乏排名和评价机制等问题确实存在,相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结合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进一步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更好地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1.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整合现有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商业秘密保护联络站等服务载体,探索建立综合性知识产权工作站,进一步提升基层知识产权业务范围和综合服务水平。
2.加快布局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杭州高新区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效应,加快省级集聚区布局,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服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品牌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3.推进高水平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运用,加快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培育一批本土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引进一批省外高端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功能设置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导航功能设置。完善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展示界面,规范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信息。对各地服务补贴券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发布,由申领补贴券的企业自行选购的区域性服务,及时完善补充相关服务券商城区域产品信息。
5.整合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信息。加快统一平台上针对性页面引流的用户和引流页面所需信息;对平台公共服务导航中提供的最终由企业客户与服务机构洽谈确定的采购服务价格统一;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产品及时分类整合划分,便于小微企业便捷、高效获取相关服务信息。
6.加快信息收集更新与发布。加强平台信息采编运营团队管理,通过工具能力提升、信息获取渠道优化、人员专业程度深化等方式,及时获取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信息的更新与修订情况,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的及时和完整性;把相关培训及活动,加入到企业服务日系统中,在网页、微信等渠道上及时发布。
(三)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咨询公共服务能力
7.开展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活动。推进“百家代理机构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组织100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1000家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援助服务。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组织知识产权公益服务讲师团,开展年度知识产权宣传演讲和培训。
8.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共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
9.严厉打击违规代理行为。组织开展专利、商标代理“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和“蓝天”专利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挂证”以及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纳入信用监管系统。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19日
索引号: | 002482410/2019-00445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发布机构: | 公开日期: | 2019-12-03 |
文理明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以浙江省小微企业的视角》(第689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进行了协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着力打造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全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着力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连续第五年保持全国前五位,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创新活力持续高涨
始终将知识产权创造作为构筑我省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专利、商标申请注册保护。2018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6件,居各省区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492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98万件,增长28%,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5236件。地理标志商标达224件。“一种连续化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等5件专利获评第20届中国专利金奖, 50多项专利获银奖、优秀奖,创历史最好成绩。34个品牌入围《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居全国第六位。组织评选2018年浙江省专利金奖15项、优秀奖30项。
(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创新环境持续改善
2018年,各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关相继开展“网剑”“溯源”“净化”“雷霆”“剑网2018”“云鹊”“龙腾”等专项行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4339件,处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纠纷案件10.2万起,立案查处专利违法案件14089起,查扣侵权进出口货物824批次。省法院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地区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试点工作,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8276件,审结25549件。省公安机关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云剑行动”,侦办了一批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大案,成功捣毁了一大批省外制假源头。
(三)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础支撑日趋有力
截至2018年底,我省有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有122家,外省和本省代理机构经批准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有172家,共计294家。在杭州、宁波、温州设立了国家级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其它8个市设立了省级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在全省11个市和部分县(市、区)均已开通12330热线,提供免费知识产权代理咨询服务。建有“中国(浙江)、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桐庐制笔)、中国(温州服饰)、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杭州高新区(滨江)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试验区,聚集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1家,形成了公益服务、代理服务、投融资、技术转移等多层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及有关保护服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满足小微企业需求仍存在差距,您在提案中所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网站信息入口界面和展示信息不统一、分类不清晰、更新不及时、缺乏排名和评价机制等问题确实存在,相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结合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机构改革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进一步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更好地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1.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整合现有基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商业秘密保护联络站等服务载体,探索建立综合性知识产权工作站,进一步提升基层知识产权业务范围和综合服务水平。
2.加快布局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杭州高新区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效应,加快省级集聚区布局,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服务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品牌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3.推进高水平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运用,加快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培育一批本土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引进一批省外高端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功能设置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导航功能设置。完善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产品展示界面,规范服务机构和服务产品信息。对各地服务补贴券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发布,由申领补贴券的企业自行选购的区域性服务,及时完善补充相关服务券商城区域产品信息。
5.整合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信息。加快统一平台上针对性页面引流的用户和引流页面所需信息;对平台公共服务导航中提供的最终由企业客户与服务机构洽谈确定的采购服务价格统一;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对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产品及时分类整合划分,便于小微企业便捷、高效获取相关服务信息。
6.加快信息收集更新与发布。加强平台信息采编运营团队管理,通过工具能力提升、信息获取渠道优化、人员专业程度深化等方式,及时获取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信息的更新与修订情况,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的及时和完整性;把相关培训及活动,加入到企业服务日系统中,在网页、微信等渠道上及时发布。
(三)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咨询公共服务能力
7.开展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活动。推进“百家代理机构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组织100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为1000家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代理援助服务。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组织知识产权公益服务讲师团,开展年度知识产权宣传演讲和培训。
8.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共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促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
9.严厉打击违规代理行为。组织开展专利、商标代理“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和“蓝天”专利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挂证”以及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纳入信用监管系统。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