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真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温89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结合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聚焦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按照“以网治网”和“线上线下同步规范”的总体思路,着力开展治理,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和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舌尖上的安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我省网络订餐总体情况
2014年以来,浙江省接入饿了么(含饿了么星选)、美团外卖平台的餐饮商户数、点餐量、销售总额均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外卖餐饮业呈井喷式发展。2014年,入网餐饮商户数仅为3.1万家、点餐总数仅1940万单、销售总额仅6亿元;2019年,入网餐饮商户数近20万家、点餐数突破10亿单,总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浙江省共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4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12家(均为美团、饿了么分支机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
二、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情况
自2016年起,连续5年在全省范围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行动,按照“线上治网,线下治店”的工作思路,对网络订餐全过程进行治理,保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一)开展线下抽查,消除网络订餐“大隐患”。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线下万家餐饮大抽查,每年按照不少于入网餐饮单位总数5%的要求进行实地检查,严查入网餐饮单位食材采购、资质证明、环境卫生、操作加工过程规范和使用过期食品、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消除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隐患,努力实现食材来源可靠、加工过程放心、线上线下一致。同时,各地主动将“网红店”及消费者关注的一次性餐盒等纳入年度抽检内容,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入网餐饮单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网络订餐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2019年,全省共抽检外卖餐饮食品8391件,合格率为98.4%;抽检一次性餐盒971件,合格率99.3%。
(二)探索以网治网,实现线上监测“全监控”。为提升网络订餐监管效率,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网络订餐监管新方法、新措施。使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系统”对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进行监测和监控,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对入网餐饮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地址、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进行抓取,与监管部门许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抓取出存在问题的入网餐饮商户信息,一方面推送给外卖平台进行核查并及时下架违规的入网餐饮单位,另一方面推送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入网餐饮商户依法进行查处。一年来,共抓取出问题单位6千余家,经线下核查后取缔无证入网餐饮单位190家,下线不符合要求入网餐饮单位5636家,补传营业资质423家。
(三)加强配送管理,把好送餐过程“保险箱”。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网络订餐成为消费者餐饮消费的主要方式。针对新情况,省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多措并举,为网络订餐疫情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上好“保险箱”。一是出台网络订餐配送地方标准。3月12日发布《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省地方标准,标准从配送箱(包)、配送人员、配送流程与要求、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给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标准制定,引导订餐平台规范配送过程,推动外卖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二是加强送餐过程的监管。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网络订餐平台在线营业餐饮单位和配送点线下检查的通知》,通过实地抽查和暗访外卖配送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网络订餐平台发出告诫书,督促其加强配送点的管理。同时,对网络订餐平台配送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三是试点推广“外卖封签”。4月1日起,联合两大外卖平台免费投放700万份“外卖封签”在放心餐饮店及写字楼等外卖需求量大的附近餐饮商家先行投放;制作“外卖封签”动漫公益宣传小视频在杭州地铁早晚高峰连续播放14天;设计并印刷一批“外卖封签”宣传海报寄发全省各地进行宣传,用“小封签”撬动食品“大安全”,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四)严查违法行为,严把外卖食品“安全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外卖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违法行为。2019,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外卖平台违法案件8起,查处餐饮单位案件190起,对外卖平台的查处案件均在媒体上予以公布。通过严惩重处,进一步震慑违法经营者,倒逼外卖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安机关对涉及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食品刑事案件90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401人,捣毁产销窝点335个,涉案总值11.2亿元,刑事打击数同比增长4.9%。
(五)加大约谈培训,推动社会共治“多元化”。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和网信部门积极推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一是约谈平台,强化平台自律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约谈网络订餐平台,督促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入网餐饮商家的管理,对入网餐饮商户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在平台上公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信息。今年在315活动现场,饿了么、美团两大平台向全省消费者对打造“放心平台”进行承诺。二是加强监管,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网信部门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要求,全面压紧压实网络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严把信息审核发布关,严防出现不实的食品安全信息及各类违法违规类行为。要求属地网络订餐平台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内部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商家经营资质的审查力度,坚决处置旗下餐饮服务商家违法不良信息、抵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培训,提高商家自治能力。对入网餐饮商户负责人进行培训,重点讲解《餐饮服务食品操作规范》以及送餐活动、食材采购、加工过程等方面相关要求,提高餐饮商家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3月12-14日,指导省餐饮协会联合各市餐饮协会与中国食品安全网、美团大学餐饮学院、饿了么商家学院开展了“助力餐饮行业复工复产”系列公益线上课程,参与人数累计近20万人次。四是探索“网上阳光厨房”,引导公众参与监督。探索入网餐饮单位“网上阳光厨房”建设,把“阳光厨房”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在订餐页面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提高入网餐饮单位加工“透明度”,让消费者可以实时查看订餐单位后厨加工状况,增加选择权,降低消费者食品安全担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市场监管部门:2020年4月至10月,在全省范围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通过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的落实,要求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机制和规范公示量化分级等信息,规范配送过程,确保配送环节餐食不受污染。开展线下大抽查,清除无证、无照和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鼓励订餐平台建立入网商家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对食品安全信用度高、消费者评价好的餐饮企业给予赠送流量等优惠措施;对食品安全信用度低、消费者投诉多的商家采取限制流量、暂停接单等措施,形成扶优劣汰的机制。网信部门:部署开展“2020清朗”、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活动等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清理整治网上各类有害信息、假冒伪劣商品、非法服务,加大对违规交易、网络诈骗和利用互联网实施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网络环境。
(二)继续推进网络订餐“以网治网”。按照“以网管网、技术管网”的思维,继续运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进行监控和抓取,通过采集饿了么、美团等主流订餐平台上各商户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公示的相关信息,与监管部门许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及时掌握平台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公示和证照信息真实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治理,提高监管时效性和精准度。探索“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升级版,将抓取出的违法违规信息第一时间定向推送和分配给辖区监管人员,提高监管的靶向性。
(三)鼓励推广“网上阳光厨房”。与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进行对接,共同推进外卖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鼓励平台对安装“阳光厨房”的入网餐饮单位通过增加流量或排名靠前等政策,扩大入网餐饮单位安装“阳光厨房”数量。同时,在第三方平台上提供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后厨视频链接,让消费者能够实时点击查看后厨加工状况,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营造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今年,力争全省5000家入网餐饮商户建设“网上阳光厨房”。
(四)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查第三方平台未按要求审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许可证和未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第三方平台一律进行依法查处并进行曝光。对伪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违法行为,在查处的同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全力打造“清朗侠在行动”活动品牌,以“清朗侠在行动”为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涉及到网络订餐平台的网信执法情况及典型案例,对违法违规平台进行曝光,对不法经营者形成震慑,督促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五)积极构建网络订餐社会共治格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媒体等宣传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网络订餐知识和维权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鼓励商家内部员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行业“潜规则”。全力打造“清朗侠在行动”活动品牌,以“清朗侠在行动”为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涉及到网络订餐平台的网信执法情况及典型案例,对违法违规平台进行曝光,倒逼网络订餐经营行为的规范与提升。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的网上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网络法治氛围。
感谢您对我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建议。
联 系 人:邵慧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
联系电话:0571-89761515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6月18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0年6月19日印发
索引号: | 002482410/2020-02305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 公开日期: | 2020-07-02 |
应真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温89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结合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聚焦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按照“以网治网”和“线上线下同步规范”的总体思路,着力开展治理,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和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舌尖上的安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我省网络订餐总体情况
2014年以来,浙江省接入饿了么(含饿了么星选)、美团外卖平台的餐饮商户数、点餐量、销售总额均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外卖餐饮业呈井喷式发展。2014年,入网餐饮商户数仅为3.1万家、点餐总数仅1940万单、销售总额仅6亿元;2019年,入网餐饮商户数近20万家、点餐数突破10亿单,总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浙江省共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4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12家(均为美团、饿了么分支机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
二、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情况
自2016年起,连续5年在全省范围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行动,按照“线上治网,线下治店”的工作思路,对网络订餐全过程进行治理,保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一)开展线下抽查,消除网络订餐“大隐患”。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线下万家餐饮大抽查,每年按照不少于入网餐饮单位总数5%的要求进行实地检查,严查入网餐饮单位食材采购、资质证明、环境卫生、操作加工过程规范和使用过期食品、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消除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隐患,努力实现食材来源可靠、加工过程放心、线上线下一致。同时,各地主动将“网红店”及消费者关注的一次性餐盒等纳入年度抽检内容,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入网餐饮单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网络订餐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2019年,全省共抽检外卖餐饮食品8391件,合格率为98.4%;抽检一次性餐盒971件,合格率99.3%。
(二)探索以网治网,实现线上监测“全监控”。为提升网络订餐监管效率,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网络订餐监管新方法、新措施。使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系统”对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进行监测和监控,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对入网餐饮商户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地址、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进行抓取,与监管部门许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抓取出存在问题的入网餐饮商户信息,一方面推送给外卖平台进行核查并及时下架违规的入网餐饮单位,另一方面推送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核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入网餐饮商户依法进行查处。一年来,共抓取出问题单位6千余家,经线下核查后取缔无证入网餐饮单位190家,下线不符合要求入网餐饮单位5636家,补传营业资质423家。
(三)加强配送管理,把好送餐过程“保险箱”。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网络订餐成为消费者餐饮消费的主要方式。针对新情况,省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多措并举,为网络订餐疫情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上好“保险箱”。一是出台网络订餐配送地方标准。3月12日发布《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省地方标准,标准从配送箱(包)、配送人员、配送流程与要求、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给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标准制定,引导订餐平台规范配送过程,推动外卖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二是加强送餐过程的监管。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网络订餐平台在线营业餐饮单位和配送点线下检查的通知》,通过实地抽查和暗访外卖配送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网络订餐平台发出告诫书,督促其加强配送点的管理。同时,对网络订餐平台配送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三是试点推广“外卖封签”。4月1日起,联合两大外卖平台免费投放700万份“外卖封签”在放心餐饮店及写字楼等外卖需求量大的附近餐饮商家先行投放;制作“外卖封签”动漫公益宣传小视频在杭州地铁早晚高峰连续播放14天;设计并印刷一批“外卖封签”宣传海报寄发全省各地进行宣传,用“小封签”撬动食品“大安全”,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四)严查违法行为,严把外卖食品“安全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外卖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违法行为。2019,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外卖平台违法案件8起,查处餐饮单位案件190起,对外卖平台的查处案件均在媒体上予以公布。通过严惩重处,进一步震慑违法经营者,倒逼外卖平台和入网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安机关对涉及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食品刑事案件901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401人,捣毁产销窝点335个,涉案总值11.2亿元,刑事打击数同比增长4.9%。
(五)加大约谈培训,推动社会共治“多元化”。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和网信部门积极推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多元化”。一是约谈平台,强化平台自律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约谈网络订餐平台,督促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入网餐饮商家的管理,对入网餐饮商户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在平台上公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信息。今年在315活动现场,饿了么、美团两大平台向全省消费者对打造“放心平台”进行承诺。二是加强监管,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网信部门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责任要求,全面压紧压实网络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严把信息审核发布关,严防出现不实的食品安全信息及各类违法违规类行为。要求属地网络订餐平台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内部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商家经营资质的审查力度,坚决处置旗下餐饮服务商家违法不良信息、抵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培训,提高商家自治能力。对入网餐饮商户负责人进行培训,重点讲解《餐饮服务食品操作规范》以及送餐活动、食材采购、加工过程等方面相关要求,提高餐饮商家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3月12-14日,指导省餐饮协会联合各市餐饮协会与中国食品安全网、美团大学餐饮学院、饿了么商家学院开展了“助力餐饮行业复工复产”系列公益线上课程,参与人数累计近20万人次。四是探索“网上阳光厨房”,引导公众参与监督。探索入网餐饮单位“网上阳光厨房”建设,把“阳光厨房”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在订餐页面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提高入网餐饮单位加工“透明度”,让消费者可以实时查看订餐单位后厨加工状况,增加选择权,降低消费者食品安全担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市场监管部门:2020年4月至10月,在全省范围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通过提升行动,进一步强化平台主体责任的落实,要求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机制和规范公示量化分级等信息,规范配送过程,确保配送环节餐食不受污染。开展线下大抽查,清除无证、无照和卫生条件脏乱差的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鼓励订餐平台建立入网商家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对食品安全信用度高、消费者评价好的餐饮企业给予赠送流量等优惠措施;对食品安全信用度低、消费者投诉多的商家采取限制流量、暂停接单等措施,形成扶优劣汰的机制。网信部门:部署开展“2020清朗”、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活动等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清理整治网上各类有害信息、假冒伪劣商品、非法服务,加大对违规交易、网络诈骗和利用互联网实施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持续净化网络环境。
(二)继续推进网络订餐“以网治网”。按照“以网管网、技术管网”的思维,继续运用“网络订餐监控大数据抓取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进行监控和抓取,通过采集饿了么、美团等主流订餐平台上各商户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公示的相关信息,与监管部门许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及时掌握平台入网餐饮单位证照公示和证照信息真实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治理,提高监管时效性和精准度。探索“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升级版,将抓取出的违法违规信息第一时间定向推送和分配给辖区监管人员,提高监管的靶向性。
(三)鼓励推广“网上阳光厨房”。与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进行对接,共同推进外卖餐饮单位“阳光厨房”建设,鼓励平台对安装“阳光厨房”的入网餐饮单位通过增加流量或排名靠前等政策,扩大入网餐饮单位安装“阳光厨房”数量。同时,在第三方平台上提供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后厨视频链接,让消费者能够实时点击查看后厨加工状况,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营造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今年,力争全省5000家入网餐饮商户建设“网上阳光厨房”。
(四)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场监管部门继续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查第三方平台未按要求审查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许可证和未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第三方平台一律进行依法查处并进行曝光。对伪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违法行为,在查处的同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全力打造“清朗侠在行动”活动品牌,以“清朗侠在行动”为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涉及到网络订餐平台的网信执法情况及典型案例,对违法违规平台进行曝光,对不法经营者形成震慑,督促落实平台主体责任。
(五)积极构建网络订餐社会共治格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媒体等宣传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网络订餐知识和维权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鼓励商家内部员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行业“潜规则”。全力打造“清朗侠在行动”活动品牌,以“清朗侠在行动”为专题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涉及到网络订餐平台的网信执法情况及典型案例,对违法违规平台进行曝光,倒逼网络订餐经营行为的规范与提升。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的网上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浓厚的网络法治氛围。
感谢您对我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建议。
联 系 人:邵慧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
联系电话:0571-89761515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6月18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代选任工委、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0年6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