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24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1- 10- 12 15: 55
字体:[
]

B

王强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第624号提案)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我局和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等单位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宣传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发展,引导支持银行、保险、担保、评估等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努力健全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导向机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金融服务体系。

一、去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主要情况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意识到技术研发迫在眉睫,又苦于没有其他合适的抵押物,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发的最大障碍。我局充分发挥改革后的体制机制优势,联合有关部门有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企纾困,推动实现市、县(市、区)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全覆盖。2020年,全省累计完成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金额601.61亿元,办理质押专利和商标登记合同2346项,质押专利和商标9073件,惠及企业2220家,年末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为181亿元。数据显示,浙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工作跨越发展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知识产权投融资力度。鼓励市、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质押增量扩面。鼓励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知本”向“资本”转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基础上配套“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陈奕君副省长批示要求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建设。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凤凰行动”计划,累计推动近300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同时全力推动科技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将参与专利质押融资的制造业企业比重提高到70.8%,且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占比高,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科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二)锚定融资堵点,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我局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服务”工作要求,主动联合银保监会、人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用活“纯质押、二合一、三合一”多元化融资方式,引导鼓励企业盘活知识产权存量,变“知本”为“资本”。各地选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工作人员,深入走访企业,“把脉问诊找准问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针对性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对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指导,开通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提高与商业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对接效率,加速企业融资业务办理。我局在“三服务”中了解到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大的资金缺口,立即与当地市场监管局上门指导,通过专利质押登记线上办理,直接免除企业评估费用和第三方担保费用,帮助企业及时获得用于扩大生产线的300万贷款,真正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将1项发明专利、8件商标和3件系统软件版权打包质押,获得温岭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380万元,创造了全省首笔“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混合质押担保贷款。

(三)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创新有效突破

为更好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质押融资服务,我局创新支持各地设立13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窗口,从融资项目、资质审查、价值评估、银企对接、质押登记、银行放贷、政策扶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合作零距离。全力提速银企介对接效率,我局与交通银行、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连城资产评估、中金浩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积极对接,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搭建银企介云合作渠道,帮助银行、评估机构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高企业、银行和评估机构合作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和精准度。我局全面排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企业2300余家,主动将融资信息交换给银保监局,合力推进各级国有银行、农商行、科技支行、地方银行等拓展知识产权贷款业务,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稳增,促进运用4722件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切实帮扶1443家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运转。

(四)加强部门联动,打造多元共促模式

我局与浙江银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多次研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联合浙江银保监局出台《关于明确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从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渡难关、开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服务通道、免收专利评估报告服务费等多方面促进企业、银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去年11月我们聚焦国家高新区集中开展了8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举办30余场知识产权金融知识培训会,组织600余家企业与130余家银行、保险、评估等机构进行对接,促成融资合作21家,现场签约15项,融资额度达到3亿元。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金融机构质押融资风险,推动保险、担保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深度结合,提高各方主体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杭州、宁波市、台州等市均设立3000万元左右的市级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贴息或补偿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服务政策性担保时产生的风险损失。

二、委员提出问题原因分析

(一)关于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近年新兴起来的金融业务,主要针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客观上小微科技型企业多数不符合金融机构制定的质押融资标准,实际是全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拥有核心发明专利的企业还不够多,企业缺乏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率还不够高的根本原因。另外,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多种多样,相对来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不对称、程序繁琐、融资成本高等,因此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参与度还不够高。

(二)关于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知识产权的不稳定性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物有无形性特征,其价值评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弹性较大,而全省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不多,评估过程成本高、周期长。银行不能直接跟踪控制质押物,资金安全缺少可靠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所得收益远低于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出于规避风险和追求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对其多采取规避和谨慎介入的策略,主动普遍授信意愿不强。

(三)关于知识产权培育导向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引导企业注重专利质量。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整治活动,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低质量专利申请,杜绝“黑代理”行为,严格管理专利代理行业,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升,查处3起擅自开展专利代理案件,处罚近百万元。截至目前,我省核查整改存在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情况涉及35893件、8300个申请人、242家代理机构,已主动撤回86%。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会同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政协委员所提建议,继续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相关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运营模式,引导各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进一步扩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字化转型,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国家试点,推进知识产权“一网通办”“掌上办”“一站式服务”“跨区域联办”等数字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质押当事人办理相关业务“零次跑”,切实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

(二)以强化服务为关注点,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服务零距离全覆盖。继续开展“三服务”活动,走访摸排知识产权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深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窗口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在质押业务量较大的地方、园区做好新一批的专利权质押服务窗口下沉,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以保障政策实施为落脚点,切实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加强部门协同,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银企介有效高频对接,鼓励银行机构与保险机构强化合作,引导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向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倾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提速破解政府、企业、银行、评估机构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不对称、业务不衔接等堵点和难点。

(四)以培育高价值专利为基点,切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初创型科技小微企业的政策力度,强化对企业的专利申请和代理服务,培育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价值专利,夯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普惠基础。                      

衷心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 系 人:专利监管处沈方英

联系电话:0571-89761318。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77号金汇大厦

邮政编码:310005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 6月15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财政厅、浙江银保监局,湖州市政协提案委。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6月16日印发

索引号: 002482410/2021-67724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公开日期: 2021-10-12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24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1- 10- 12 15: 55 字体:[ ] 浏览次数:( )

B

王强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第624号提案)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我局和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等单位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宣传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发展,引导支持银行、保险、担保、评估等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努力健全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导向机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和金融服务体系。

一、去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主要情况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意识到技术研发迫在眉睫,又苦于没有其他合适的抵押物,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发的最大障碍。我局充分发挥改革后的体制机制优势,联合有关部门有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企纾困,推动实现市、县(市、区)企业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全覆盖。2020年,全省累计完成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金额601.61亿元,办理质押专利和商标登记合同2346项,质押专利和商标9073件,惠及企业2220家,年末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为181亿元。数据显示,浙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工作跨越发展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知识产权投融资力度。鼓励市、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质押增量扩面。鼓励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动“知本”向“资本”转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基础上配套“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陈奕君副省长批示要求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建设。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组织实施“凤凰行动”计划,累计推动近300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同时全力推动科技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将参与专利质押融资的制造业企业比重提高到70.8%,且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占比高,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科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二)锚定融资堵点,精准服务企业需求                                                                                                                         

我局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服务”工作要求,主动联合银保监会、人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用活“纯质押、二合一、三合一”多元化融资方式,引导鼓励企业盘活知识产权存量,变“知本”为“资本”。各地选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工作人员,深入走访企业,“把脉问诊找准问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针对性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对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指导,开通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提高与商业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对接效率,加速企业融资业务办理。我局在“三服务”中了解到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较大的资金缺口,立即与当地市场监管局上门指导,通过专利质押登记线上办理,直接免除企业评估费用和第三方担保费用,帮助企业及时获得用于扩大生产线的300万贷款,真正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将1项发明专利、8件商标和3件系统软件版权打包质押,获得温岭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380万元,创造了全省首笔“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混合质押担保贷款。

(三)搭建合作平台,探索创新有效突破

为更好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质押融资服务,我局创新支持各地设立13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窗口,从融资项目、资质审查、价值评估、银企对接、质押登记、银行放贷、政策扶持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合作零距离。全力提速银企介对接效率,我局与交通银行、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连城资产评估、中金浩资产评估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积极对接,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搭建银企介云合作渠道,帮助银行、评估机构精准对接目标企业,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高企业、银行和评估机构合作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和精准度。我局全面排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企业2300余家,主动将融资信息交换给银保监局,合力推进各级国有银行、农商行、科技支行、地方银行等拓展知识产权贷款业务,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稳增,促进运用4722件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切实帮扶1443家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运转。

(四)加强部门联动,打造多元共促模式

我局与浙江银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多次研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联合浙江银保监局出台《关于明确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从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渡难关、开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服务通道、免收专利评估报告服务费等多方面促进企业、银行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去年11月我们聚焦国家高新区集中开展了8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举办30余场知识产权金融知识培训会,组织600余家企业与130余家银行、保险、评估等机构进行对接,促成融资合作21家,现场签约15项,融资额度达到3亿元。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金融机构质押融资风险,推动保险、担保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深度结合,提高各方主体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积极性。杭州、宁波市、台州等市均设立3000万元左右的市级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贴息或补偿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服务政策性担保时产生的风险损失。

二、委员提出问题原因分析

(一)关于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近年新兴起来的金融业务,主要针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客观上小微科技型企业多数不符合金融机构制定的质押融资标准,实际是全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拥有核心发明专利的企业还不够多,企业缺乏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率还不够高的根本原因。另外,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多种多样,相对来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不对称、程序繁琐、融资成本高等,因此企业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参与度还不够高。

(二)关于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知识产权的不稳定性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物有无形性特征,其价值评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弹性较大,而全省专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不多,评估过程成本高、周期长。银行不能直接跟踪控制质押物,资金安全缺少可靠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所得收益远低于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出于规避风险和追求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对其多采取规避和谨慎介入的策略,主动普遍授信意愿不强。

(三)关于知识产权培育导向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引导企业注重专利质量。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整治活动,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低质量专利申请,杜绝“黑代理”行为,严格管理专利代理行业,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升,查处3起擅自开展专利代理案件,处罚近百万元。截至目前,我省核查整改存在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情况涉及35893件、8300个申请人、242家代理机构,已主动撤回86%。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会同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政协委员所提建议,继续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相关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运营模式,引导各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进一步扩大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金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字化转型,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国家试点,推进知识产权“一网通办”“掌上办”“一站式服务”“跨区域联办”等数字化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质押当事人办理相关业务“零次跑”,切实提升创新主体获得感。

(二)以强化服务为关注点,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服务零距离全覆盖。继续开展“三服务”活动,走访摸排知识产权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深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窗口服务内容,创造条件在质押业务量较大的地方、园区做好新一批的专利权质押服务窗口下沉,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以保障政策实施为落脚点,切实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加强部门协同,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银企介有效高频对接,鼓励银行机构与保险机构强化合作,引导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向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倾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提速破解政府、企业、银行、评估机构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息不对称、业务不衔接等堵点和难点。

(四)以培育高价值专利为基点,切实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初创型科技小微企业的政策力度,强化对企业的专利申请和代理服务,培育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高价值专利,夯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普惠基础。                      

衷心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联 系 人:专利监管处沈方英

联系电话:0571-89761318。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77号金汇大厦

邮政编码:310005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 6月15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财政厅、浙江银保监局,湖州市政协提案委。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6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