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2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1- 10- 13 11: 00
字体:[
]

B

沈少春、秦旺仁增、金利泰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621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按照“以网治网”和“线上线下同步规范”的总体思路,着力开展治理,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和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舌尖上的安全。

一、我省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按照“线上治网,线下治店”的工作思路,对网络订餐全过程进行治理,保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一)规范重处并行,压实主体责任。一方面,各地对存在问题的第三方平台及入网餐饮商户进行约谈,要求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商户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餐饮食品安全。2020年,全省共约谈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182家次,约谈入网餐饮商户3298家。另一方面,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消毒等落实不到位及环境脏乱差等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2020年,全省共关停无证经营商户56家,立案查处不符合要求的入网餐饮商户697家,罚款152万余元。

(二)线上线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线上:运用“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对饿了么、美团订餐平台上各商户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数据进行监控和抓取,对证照不齐全、证照模糊、超范围经营等违规商家名单及时推送给订餐平台和辖区监管部门,形成问题处置的闭环管理。2020年共监测平台上店铺数据3882249条,下线不符合要求入网餐饮商户2028家。线下: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全项目实地检查,重点检查证照、原料采购、设施设备、制作过程、从业人员、环境卫生、清洗消毒等管理,对3658家不符合要求的商户责令整改。

(三)加强配送管理,把好送餐安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新情况,加强网络餐饮配送过程的管理,为网络订餐疫情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上好“保险箱”。一是出台网络订餐配送地方标准。2020年3月12日发布《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省地方标准,标准从配送箱(包)、配送人员、配送流程与要求、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给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标准制定,引导订餐平台规范配送过程,推动外卖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二是加强送餐过程的监管。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网络订餐平台在线营业餐饮单位和配送点线下检查的通知》,通过实地抽查和暗访外卖配送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网络订餐平台发出告诫书,督促其加强配送点的管理。同时,对网络订餐平台配送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三是试点推广“外卖封签”。2020年,联合两大外卖平台免费投放700万份“外卖封签”在放心餐饮店及写字楼等外卖需求量大的附近餐饮商家先行投放;制作“外卖封签”动漫公益宣传小视频在杭州地铁早晚高峰连续播放14天;设计并印刷一批“外卖封签”宣传海报寄发全省各地进行宣传,用“小封签”撬动食品“大安全”。

(四)培训教育共抓,打造共治格局。对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业务员和入网餐饮商户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省餐饮协会联合各市餐饮协会与中国食品安全网、美团大学餐饮学院、饿了么商家学院开展了“助力餐饮行业复工复产”系列公益线上课程,参与人数累计近20万人次。同时,各地通过公众号和新闻媒体发布餐饮单位检查“红黑榜”,对食品安全状况优秀和操作不规范、环境不整洁的入网餐饮单位分别进行表扬和曝光。2020年,全省共发布“红黑榜”691起,公布“红榜”单位2170家,曝光“黑榜”单位2121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目前正在牵头开展网络餐饮“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中将认真吸纳你们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严控市场准入条件。一是强化平台责任。要求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机制,确保入网商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落实监督、配送、管理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二是严格许可准入。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工作中,严格按照《餐饮现场核查表》逐项、认真、细致进行核查,对申办条件达标的单位,按时、按规定予以办理;申办条件不达标的单位,逐项说明不达标情况和整改措施,指导、督促其整改达标。三是规范经营行为。加大线下检查力度,从证照持有、食材采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餐具消毒、过期食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对发现问题多、风险隐患大的餐饮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频次,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二)推进“后厨阳光化”。在餐饮单位后厨安装视频探头,并将后厨视频链接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对接联通,消费者在点餐页面能够实时点击查看后厨,实现后厨从封闭化、隐蔽化变成公开化、透明化。加强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的对接,在订餐平台开发并上线“阳光厨房”专区,对安装“阳光厨房”的商家统一进入专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到“阳光厨房”专区进行点餐,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后厨阳光化”。

(三)加强政企合作。发挥外卖平台技术强、数据全、受众广等资源优势,强化政企协作,通过联合平台推广外卖封签和限塑包装、宣传反浪费等公益活动,共同推进网络订餐服务和食品安全。推动建立平台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时掌握入网餐饮商户证照情况、活跃度等情况;建立问题数据互推机制,对问题入网餐饮商户和数据互相及时进行核查,提高网络餐饮的监管效率。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省市场监管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处 邵慧群

联系电话:0571-897615151,15268505596     

通信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7号(金汇大厦)

邮政编码:313000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杭州市、温州市、台州市政协提案委。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6月17日印发

索引号: 002482410/2021-677255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公开日期: 2021-10-13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62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1- 10- 13 11: 00 字体:[ ] 浏览次数:( )

B

沈少春、秦旺仁增、金利泰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621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按照“以网治网”和“线上线下同步规范”的总体思路,着力开展治理,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和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舌尖上的安全。

一、我省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按照“线上治网,线下治店”的工作思路,对网络订餐全过程进行治理,保障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一)规范重处并行,压实主体责任。一方面,各地对存在问题的第三方平台及入网餐饮商户进行约谈,要求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商户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餐饮食品安全。2020年,全省共约谈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182家次,约谈入网餐饮商户3298家。另一方面,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消毒等落实不到位及环境脏乱差等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2020年,全省共关停无证经营商户56家,立案查处不符合要求的入网餐饮商户697家,罚款152万余元。

(二)线上线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线上:运用“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对饿了么、美团订餐平台上各商户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数据进行监控和抓取,对证照不齐全、证照模糊、超范围经营等违规商家名单及时推送给订餐平台和辖区监管部门,形成问题处置的闭环管理。2020年共监测平台上店铺数据3882249条,下线不符合要求入网餐饮商户2028家。线下: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全项目实地检查,重点检查证照、原料采购、设施设备、制作过程、从业人员、环境卫生、清洗消毒等管理,对3658家不符合要求的商户责令整改。

(三)加强配送管理,把好送餐安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新情况,加强网络餐饮配送过程的管理,为网络订餐疫情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上好“保险箱”。一是出台网络订餐配送地方标准。2020年3月12日发布《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省地方标准,标准从配送箱(包)、配送人员、配送流程与要求、日常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订餐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相关操作给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标准制定,引导订餐平台规范配送过程,推动外卖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二是加强送餐过程的监管。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网络订餐平台在线营业餐饮单位和配送点线下检查的通知》,通过实地抽查和暗访外卖配送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网络订餐平台发出告诫书,督促其加强配送点的管理。同时,对网络订餐平台配送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三是试点推广“外卖封签”。2020年,联合两大外卖平台免费投放700万份“外卖封签”在放心餐饮店及写字楼等外卖需求量大的附近餐饮商家先行投放;制作“外卖封签”动漫公益宣传小视频在杭州地铁早晚高峰连续播放14天;设计并印刷一批“外卖封签”宣传海报寄发全省各地进行宣传,用“小封签”撬动食品“大安全”。

(四)培训教育共抓,打造共治格局。对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业务员和入网餐饮商户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省餐饮协会联合各市餐饮协会与中国食品安全网、美团大学餐饮学院、饿了么商家学院开展了“助力餐饮行业复工复产”系列公益线上课程,参与人数累计近20万人次。同时,各地通过公众号和新闻媒体发布餐饮单位检查“红黑榜”,对食品安全状况优秀和操作不规范、环境不整洁的入网餐饮单位分别进行表扬和曝光。2020年,全省共发布“红黑榜”691起,公布“红榜”单位2170家,曝光“黑榜”单位2121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目前正在牵头开展网络餐饮“一件事”集成改革,工作中将认真吸纳你们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我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严控市场准入条件。一是强化平台责任。要求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入网餐饮单位资质审查机制,确保入网商家具有实体经营门店;落实监督、配送、管理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二是严格许可准入。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工作中,严格按照《餐饮现场核查表》逐项、认真、细致进行核查,对申办条件达标的单位,按时、按规定予以办理;申办条件不达标的单位,逐项说明不达标情况和整改措施,指导、督促其整改达标。三是规范经营行为。加大线下检查力度,从证照持有、食材采购、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餐具消毒、过期食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查,对发现问题多、风险隐患大的餐饮单位,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频次,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二)推进“后厨阳光化”。在餐饮单位后厨安装视频探头,并将后厨视频链接与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对接联通,消费者在点餐页面能够实时点击查看后厨,实现后厨从封闭化、隐蔽化变成公开化、透明化。加强与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的对接,在订餐平台开发并上线“阳光厨房”专区,对安装“阳光厨房”的商家统一进入专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到“阳光厨房”专区进行点餐,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后厨阳光化”。

(三)加强政企合作。发挥外卖平台技术强、数据全、受众广等资源优势,强化政企协作,通过联合平台推广外卖封签和限塑包装、宣传反浪费等公益活动,共同推进网络订餐服务和食品安全。推动建立平台与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时掌握入网餐饮商户证照情况、活跃度等情况;建立问题数据互推机制,对问题入网餐饮商户和数据互相及时进行核查,提高网络餐饮的监管效率。

感谢你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省市场监管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处 邵慧群

联系电话:0571-897615151,15268505596     

通信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77号(金汇大厦)

邮政编码:313000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杭州市、温州市、台州市政协提案委。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21年6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