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中毒”事件屡见不鲜,通常是当事人食用了久泡的木耳,中毒被送进ICU抢救。而导致中毒的罪魁祸首——米酵菌酸,可能有人第一次听说,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在居家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能遇到米酵菌酸?那木耳还能不能吃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这种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就算是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做熟,毒素也无法完全除掉,依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米效菌酸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毒素。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危及病人生命。
黑木耳中为什么会出现米酵菌酸?
黑木耳中通常并没有米酵菌酸。在泡发的过程中,如果环境中有这种细菌,就可能进入到泡木耳的水中。如果泡发的水温合适,就能快速增殖;如果泡的时间长,它们也能产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的潜伏期很短,食用后0.5-24h发病,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酸爽开胃的凉拌木耳,香喷喷的鱼香肉丝……难道要从此是路人?别害怕,短时间内泡发的木耳,基本不会产生毒素,可以放心吃。
泡木耳最长别超过4个小时,通常来说,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长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容易滋生病菌;浸泡后如果闻到有异味,或者摸到有粘液,说明变质了,赶紧扔掉;泡过的木耳吃不完,可以倒掉水,放入冰箱保存,因为低温下细菌几乎停止繁殖。
此外,餐具要及时洗、垃圾及时倒,保持厨房干净,如果环境卫生,在浸泡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以下几种常见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然后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如何防范米酵菌酸中毒呢?
1.自制的谷类发酵食品。不要使用发霉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使用前闻一下有无异味。研磨的各种谷物分贮藏时要通风防潮,保持卫生以防污染。
2.银耳。鲜银耳比干木耳更易变质。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要先清洗干净后再用干净的水和容器泡发或烹饪,一次量不要太大,泡发后及时食用。
3.谷类发酵的制品。谷类发酵的制品储存不当或时间太长都容易产生此毒素,加热后食用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购买当天食用完。
索引号: | 002482410/2021-67736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公开日期: | 2021-11-22 |
“黑木耳中毒”事件屡见不鲜,通常是当事人食用了久泡的木耳,中毒被送进ICU抢救。而导致中毒的罪魁祸首——米酵菌酸,可能有人第一次听说,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在居家生活中什么情况下可能遇到米酵菌酸?那木耳还能不能吃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这种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就算是泡过的木耳认真清洗、做熟,毒素也无法完全除掉,依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米效菌酸目前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的“解药”,通常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来稀释毒素。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又就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危及病人生命。
黑木耳中为什么会出现米酵菌酸?
黑木耳中通常并没有米酵菌酸。在泡发的过程中,如果环境中有这种细菌,就可能进入到泡木耳的水中。如果泡发的水温合适,就能快速增殖;如果泡的时间长,它们也能产生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的潜伏期很短,食用后0.5-24h发病,一般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酸爽开胃的凉拌木耳,香喷喷的鱼香肉丝……难道要从此是路人?别害怕,短时间内泡发的木耳,基本不会产生毒素,可以放心吃。
泡木耳最长别超过4个小时,通常来说,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就可以了,最长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容易滋生病菌;浸泡后如果闻到有异味,或者摸到有粘液,说明变质了,赶紧扔掉;泡过的木耳吃不完,可以倒掉水,放入冰箱保存,因为低温下细菌几乎停止繁殖。
此外,餐具要及时洗、垃圾及时倒,保持厨房干净,如果环境卫生,在浸泡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以下几种常见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然后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如何防范米酵菌酸中毒呢?
1.自制的谷类发酵食品。不要使用发霉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使用前闻一下有无异味。研磨的各种谷物分贮藏时要通风防潮,保持卫生以防污染。
2.银耳。鲜银耳比干木耳更易变质。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要先清洗干净后再用干净的水和容器泡发或烹饪,一次量不要太大,泡发后及时食用。
3.谷类发酵的制品。谷类发酵的制品储存不当或时间太长都容易产生此毒素,加热后食用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购买当天食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