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农工党浙江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120号提案《借亚运契机 重疫情防控 强化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收悉,感谢贵单位对亚运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局领导带头会商、调研。4月中旬,卢永福副局长即召集餐饮处、食品协调处、食品生产处、食品流通处、食品抽检处等相关处室,就该提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经商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杭州海关、省发展改革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形成答复意见初稿。6月2日,卢永福副局长带队与贵单位面商,根据面商意见对答复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答复修改稿。6月23日,局党委会专题审议该答复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研究提案内容
我们认真研究了贵单位的提案。贵单位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运动员食材链条广、品种多,供应商涉及省内、省外,供亚前端食材原料管控还有漏点。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仍未全面实现,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应用场景建设应用有待进一步扩面,亚运中端餐饮监管机制还有难点。餐饮单位加工操作缺乏标准化管理,“阳光厨房”倒逼机制有待深入,亚运末端餐饮安全管理还有堵点。
具体建议:一是前端监管强化“全程溯源”。在亚运会召开前,尽快建立食用农产品统一规范的追溯标准体系,保证供亚食品原料尽可能做到百分百合格及可溯源。二是中端监管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监管”的应用场景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亚运会餐饮供餐单位加工工程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三是末端环节强化“推广标准”。借亚运契机,加强“阳光厨房”建设,督促亚运会餐饮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发挥“阳光厨房”在末端的作用,倒逼餐饮单位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二、积极落实所提意见
提案中对我省亚运以及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贵单位所提的意见,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前端监管强化“全程溯源”。贵单位在提案中提到“前端食材原料管控有漏点”等问题,自亚运会筹办以来,我们不断完善食材供应体系,强化全程可溯。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检验、统一储存、统一配送”的运行模式,构建“1+X+Y”食材仓保障体系,确保亚运村(运动员分村)食材一律入仓配送,运动员五类高风险食材杭州专仓集中配送。市场监管会同民宗、公安、农业农村、商务、卫健和海关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保供应”和“保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对运动员食材供应商及基地/工厂督查、核查、筛选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供亚食材追溯制度,专供运动员食材一律纳入“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管理,对专供运动员食用的五类高风险食材,实施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双保险按标准批批检测;对非高风险运动员食材和非运动员食材,实施食品安全批批检测,必要时实施食源性兴奋剂抽样检测。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食材仓建设和食材遴选工作。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的原则,在确定延期举办的具体时间后,及时通知食材供应商根据亚运会举办时间,重新部署牛、羊类食材养殖、培育和监管,倒排时间进度,制定种植养殖计划。同时协调推进主协办城市进一步完善食材仓建设方案,指导各地按指南标准、建设方案高质量完成食材仓建设,并进一步明确食材仓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关于中端监管强化“数字赋能”。贵单位在提案中提到“中端餐饮监管机制有难点”等问题,我局积极打造亚运食品安全管理重大数字化应用,实现整体智治。围绕食材链、制作链、指挥中心等“两链一中心”开发“亚运食安在线”,强化“食材可溯”,深度集成“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应用,突出食材管理、专仓管理、追溯管理和检验管理,实现食材全流程可追溯;强化“过程可控”,保障食材走专用通道、进专仓储存、有专车运输;强化“加工可视”,突出“阳光厨房”“三索一留”、驻点监管,实现场所、人员、设施全要素管控。强化“指挥可用”,建设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开发综合指挥、远程调度、在线会议、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食品安全保障扁平化指挥零距离、无延误。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优化“亚运食安在线”系统,按照边测试边优化原则,加快系统测试应用和迭代升级。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系统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不断将兴奋剂检测、食材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省运会、测试赛等食品安全保障练兵,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为亚运食安全保障积累实战经验。
(三)关于末端环节强化“推广标准”。贵单位提出的“末端餐饮安全管理有堵点”问题,我局借亚运契机,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实现整体规范提升。全面梳理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编制60项亚运食品安全指南,形成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行动指引体系。指导餐饮服务商制定统一的亚运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规范餐饮食品安全操作全过程和服务。赛事前,对亚运餐饮重点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出具评估报告,规范指导官方接待饭店制定“一店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并实施规范提升。赛事期间,对亚运餐饮重点场所实施全流程保障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操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跟踪推进亚运村、亚运分村、食材仓、竞赛场馆、官方接待饭店等重点场所的规范提升。同时,启动全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攻坚行动。以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细查、严管、重罚、实改”,对主要商业街、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连锁餐饮企业、网络订餐单位、大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巩固行动,实现全方位省域治理。
三、全力抓好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借此机会,向贵单位报告杭州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我局的重要工作职责,自杭州亚运会筹办以来,我局全力以赴,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宣布杭州亚运会延期举办后,各项工作不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组织不散、机制不乱,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体系、优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在亚运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组建省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协调组,构建“1+1+5”组织体系,明确“一体化统筹、扁平化指挥、机制化推进、数字化支撑、专业化保障”的运行机制,全方位打造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体系。
1.细化工作方案。按照“任务全、责任清、颗粒度细、标准高”要求,细化“运行机制建设、食材供应管理、重点场所管控、社会面治理、保障能力提升”等5大类29项任务74项子任务,形成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总体安排、工作架构图和重要节点任务计划表。
2.创建指南体系。始终坚持“浙江元素”与“专业、可行”并行的标准,突出业务指导、实战操作,分“一体化管理、全链条闭环、网格化封闭、能力提升建设、数字化应用”5个体系编制60项指南,形成食品安全保障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行动指引。
3.打造重大应用。围绕食材链、制作链、指挥中心等“两链一中心”开发“亚运食安在线”,打造指挥侧、监管侧、企业侧、社会侧贯通的数字化平台,构筑运动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时空闭环管控、精密智控的食品安全保障模式。
4.强化专业保障。根据杭州亚运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要求,积极开展检验项目扩项,提出“定性与定量检测相结合,开展全项目定性监测,重点监控的高风险项目严格按国标方法定量监测,依据WADA限量标准判定”的食源性兴奋剂防控思路,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支持和认可。同时自研提出利用高分辨率质谱进行食源性兴奋剂高通量筛查的实验室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通过专家评审和确认。
(二)控源头、建专仓,强化食材供应全链条管控
以专仓为核心,前移关口、后置防线,对食材采取“定点供应、赋码溯源、专车配送”,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食材专仓,从食材专仓到餐桌全链条闭环管控。
1.抓住关键,设立专仓。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检验、统一储存、统一配送”的运行模式,以运动员食材专仓“1”为核心,以果蔬加工中心、非酒精类饮料专仓、桐庐仓、淳安仓、媒体中心专仓、非运动员食材中转仓“X”为拓展,以协办城市专仓“Y”为辐射,构建“1+X+Y”食材仓保障体系。
2.定点供应,赋码溯源。根据亚运餐饮服务商提供的食材供应商建议名单,协调省内外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核查和筛选工作,确定运动员食材供应单位。建立供亚运村(运动员分村)食材追溯制度,专供运动员食材一律纳入“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管理,实现源头赋码、全程追溯。
3.靶向施策,批批检测。按照食材供应对象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检测。对专供运动员食用的五类高风险食材(猪牛羊、禽类、蛋奶、水产品、香料调料及其制品等),实施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双保险按标准批批检测。对非高风险运动员食材和非运动员食材,实施食品安全批批检测,必要时实施食源性兴奋剂抽样检测。
4.专车配送,全程监控。进入专仓食材落实专用配送车辆和人员,出仓时在监管团队监督下装车、加贴封条、铅封、双锁管理,运输全程通过视频监控、卫星定位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全程监管。
(三)标准化、阳光化,强化加工制作全流程管控
以驻点保障为路径,事前加强对接待场所风险评估,事中对重点场所实施驻点监管,以加工标准化、后厨阳光化,实现对重点场所全环节闭环监管。
1.推进官方接待饭店改造提升。对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采购贮存、专间管理等关键控制点开展风险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并落实问题的整改闭环。
2.规范食品制作过程管理。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清洗切配、加工制作、存储、备餐、餐具洗消等全过程和服务,后厨全部建成“阳光厨房”,严格执行食品留样操作指南规定,专间、消毒柜、留样冰箱等关键控制点安装物联感知设备并接入“亚运食安在线”,实现远程智控。
3.实施重点场所驻点管控。赛事期间,将对食材仓、亚运村(运动员分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竞赛训练场馆、总部大家庭饭店、定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国际政要、国内贵宾定点接待单位等重点场所实施全环节驻点保障监管。
4.开展餐饮面上安全提升行动。启动全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攻坚行动,以“规范管理、环境卫生、食材管理、阳光厨房”为整治重点,通过“联合宣传、行政约谈、行业培训、全域排查、抽检检测、严厉查处、曝光典型”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省域治理,实现全省餐饮质量安全整体提升。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亚运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索引号: | 002482410/2022-67775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 公开日期: | 2022-10-12 |
B
农工党浙江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120号提案《借亚运契机 重疫情防控 强化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收悉,感谢贵单位对亚运以及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局领导带头会商、调研。4月中旬,卢永福副局长即召集餐饮处、食品协调处、食品生产处、食品流通处、食品抽检处等相关处室,就该提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并经商省卫生健康委、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杭州海关、省发展改革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形成答复意见初稿。6月2日,卢永福副局长带队与贵单位面商,根据面商意见对答复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答复修改稿。6月23日,局党委会专题审议该答复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研究提案内容
我们认真研究了贵单位的提案。贵单位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运动员食材链条广、品种多,供应商涉及省内、省外,供亚前端食材原料管控还有漏点。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仍未全面实现,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应用场景建设应用有待进一步扩面,亚运中端餐饮监管机制还有难点。餐饮单位加工操作缺乏标准化管理,“阳光厨房”倒逼机制有待深入,亚运末端餐饮安全管理还有堵点。
具体建议:一是前端监管强化“全程溯源”。在亚运会召开前,尽快建立食用农产品统一规范的追溯标准体系,保证供亚食品原料尽可能做到百分百合格及可溯源。二是中端监管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监管”的应用场景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亚运会餐饮供餐单位加工工程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三是末端环节强化“推广标准”。借亚运契机,加强“阳光厨房”建设,督促亚运会餐饮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发挥“阳光厨房”在末端的作用,倒逼餐饮单位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二、积极落实所提意见
提案中对我省亚运以及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贵单位所提的意见,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前端监管强化“全程溯源”。贵单位在提案中提到“前端食材原料管控有漏点”等问题,自亚运会筹办以来,我们不断完善食材供应体系,强化全程可溯。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检验、统一储存、统一配送”的运行模式,构建“1+X+Y”食材仓保障体系,确保亚运村(运动员分村)食材一律入仓配送,运动员五类高风险食材杭州专仓集中配送。市场监管会同民宗、公安、农业农村、商务、卫健和海关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保供应”和“保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对运动员食材供应商及基地/工厂督查、核查、筛选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供亚食材追溯制度,专供运动员食材一律纳入“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管理,对专供运动员食用的五类高风险食材,实施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双保险按标准批批检测;对非高风险运动员食材和非运动员食材,实施食品安全批批检测,必要时实施食源性兴奋剂抽样检测。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食材仓建设和食材遴选工作。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的原则,在确定延期举办的具体时间后,及时通知食材供应商根据亚运会举办时间,重新部署牛、羊类食材养殖、培育和监管,倒排时间进度,制定种植养殖计划。同时协调推进主协办城市进一步完善食材仓建设方案,指导各地按指南标准、建设方案高质量完成食材仓建设,并进一步明确食材仓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二)关于中端监管强化“数字赋能”。贵单位在提案中提到“中端餐饮监管机制有难点”等问题,我局积极打造亚运食品安全管理重大数字化应用,实现整体智治。围绕食材链、制作链、指挥中心等“两链一中心”开发“亚运食安在线”,强化“食材可溯”,深度集成“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应用,突出食材管理、专仓管理、追溯管理和检验管理,实现食材全流程可追溯;强化“过程可控”,保障食材走专用通道、进专仓储存、有专车运输;强化“加工可视”,突出“阳光厨房”“三索一留”、驻点监管,实现场所、人员、设施全要素管控。强化“指挥可用”,建设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开发综合指挥、远程调度、在线会议、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食品安全保障扁平化指挥零距离、无延误。下一步,我局将持续优化“亚运食安在线”系统,按照边测试边优化原则,加快系统测试应用和迭代升级。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系统学习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不断将兴奋剂检测、食材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做实做细。做好省运会、测试赛等食品安全保障练兵,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为亚运食安全保障积累实战经验。
(三)关于末端环节强化“推广标准”。贵单位提出的“末端餐饮安全管理有堵点”问题,我局借亚运契机,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实现整体规范提升。全面梳理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编制60项亚运食品安全指南,形成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行动指引体系。指导餐饮服务商制定统一的亚运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规范餐饮食品安全操作全过程和服务。赛事前,对亚运餐饮重点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出具评估报告,规范指导官方接待饭店制定“一店一策”整改提升方案并实施规范提升。赛事期间,对亚运餐饮重点场所实施全流程保障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操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跟踪推进亚运村、亚运分村、食材仓、竞赛场馆、官方接待饭店等重点场所的规范提升。同时,启动全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攻坚行动。以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细查、严管、重罚、实改”,对主要商业街、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连锁餐饮企业、网络订餐单位、大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巩固行动,实现全方位省域治理。
三、全力抓好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借此机会,向贵单位报告杭州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我局的重要工作职责,自杭州亚运会筹办以来,我局全力以赴,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宣布杭州亚运会延期举办后,各项工作不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组织不散、机制不乱,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建体系、优机制,强化顶层设计
在亚运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组建省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协调组,构建“1+1+5”组织体系,明确“一体化统筹、扁平化指挥、机制化推进、数字化支撑、专业化保障”的运行机制,全方位打造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体系。
1.细化工作方案。按照“任务全、责任清、颗粒度细、标准高”要求,细化“运行机制建设、食材供应管理、重点场所管控、社会面治理、保障能力提升”等5大类29项任务74项子任务,形成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总体安排、工作架构图和重要节点任务计划表。
2.创建指南体系。始终坚持“浙江元素”与“专业、可行”并行的标准,突出业务指导、实战操作,分“一体化管理、全链条闭环、网格化封闭、能力提升建设、数字化应用”5个体系编制60项指南,形成食品安全保障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行动指引。
3.打造重大应用。围绕食材链、制作链、指挥中心等“两链一中心”开发“亚运食安在线”,打造指挥侧、监管侧、企业侧、社会侧贯通的数字化平台,构筑运动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时空闭环管控、精密智控的食品安全保障模式。
4.强化专业保障。根据杭州亚运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要求,积极开展检验项目扩项,提出“定性与定量检测相结合,开展全项目定性监测,重点监控的高风险项目严格按国标方法定量监测,依据WADA限量标准判定”的食源性兴奋剂防控思路,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支持和认可。同时自研提出利用高分辨率质谱进行食源性兴奋剂高通量筛查的实验室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通过专家评审和确认。
(二)控源头、建专仓,强化食材供应全链条管控
以专仓为核心,前移关口、后置防线,对食材采取“定点供应、赋码溯源、专车配送”,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食材专仓,从食材专仓到餐桌全链条闭环管控。
1.抓住关键,设立专仓。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检验、统一储存、统一配送”的运行模式,以运动员食材专仓“1”为核心,以果蔬加工中心、非酒精类饮料专仓、桐庐仓、淳安仓、媒体中心专仓、非运动员食材中转仓“X”为拓展,以协办城市专仓“Y”为辐射,构建“1+X+Y”食材仓保障体系。
2.定点供应,赋码溯源。根据亚运餐饮服务商提供的食材供应商建议名单,协调省内外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核查和筛选工作,确定运动员食材供应单位。建立供亚运村(运动员分村)食材追溯制度,专供运动员食材一律纳入“浙食链”“浙冷链”“浙农码”管理,实现源头赋码、全程追溯。
3.靶向施策,批批检测。按照食材供应对象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检测。对专供运动员食用的五类高风险食材(猪牛羊、禽类、蛋奶、水产品、香料调料及其制品等),实施食品安全和食源性兴奋剂双保险按标准批批检测。对非高风险运动员食材和非运动员食材,实施食品安全批批检测,必要时实施食源性兴奋剂抽样检测。
4.专车配送,全程监控。进入专仓食材落实专用配送车辆和人员,出仓时在监管团队监督下装车、加贴封条、铅封、双锁管理,运输全程通过视频监控、卫星定位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全程监管。
(三)标准化、阳光化,强化加工制作全流程管控
以驻点保障为路径,事前加强对接待场所风险评估,事中对重点场所实施驻点监管,以加工标准化、后厨阳光化,实现对重点场所全环节闭环监管。
1.推进官方接待饭店改造提升。对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采购贮存、专间管理等关键控制点开展风险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并落实问题的整改闭环。
2.规范食品制作过程管理。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清洗切配、加工制作、存储、备餐、餐具洗消等全过程和服务,后厨全部建成“阳光厨房”,严格执行食品留样操作指南规定,专间、消毒柜、留样冰箱等关键控制点安装物联感知设备并接入“亚运食安在线”,实现远程智控。
3.实施重点场所驻点管控。赛事期间,将对食材仓、亚运村(运动员分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竞赛训练场馆、总部大家庭饭店、定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国际政要、国内贵宾定点接待单位等重点场所实施全环节驻点保障监管。
4.开展餐饮面上安全提升行动。启动全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攻坚行动,以“规范管理、环境卫生、食材管理、阳光厨房”为整治重点,通过“联合宣传、行政约谈、行业培训、全域排查、抽检检测、严厉查处、曝光典型”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省域治理,实现全省餐饮质量安全整体提升。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亚运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