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杭1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7: 25
字体:[
]

罗艳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商务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支撑创新作用,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链条。推进专利与科研一体布局,在开展产权工作的同时,促进浙江省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转化、产业化。突出从严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让创新者心无旁骛,让侵权者望而却步。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连续3年高规格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大会。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2次召开共建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并签署共建协议。省人大颁布实施全省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支撑创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截至2023年底,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64760件,同比增长15.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5万件,同比增长19.4%;有效商标注册量447.1万件,同比增长6.6%。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专利许可数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等指标领跑全国。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围绕315科创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创造,进一步推进专利与科研一体布局,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新建一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面盘点、转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推进专利产业化,大力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三是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大重点领域、重点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同机制,努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2

建议深入本土创新主力企业了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现状及具体需求,在“快获权”、专业化、优服务上下功夫,共同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通过打通创新供给侧、产业需求端和资本赋能方,精准配置便利可及、增值增效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近年来,我省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全国率先推行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简易程序、行政司法共享的技术调查官制度、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等创新制度,获批建设1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高标准推进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全省共快速预审专利1万余件,办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件1.2万余件,登记保护数据知识产权5004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6.02分。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快获权快维权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支持鼓励本地创新主力企业,进入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快速备案通道,提供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快保护服务。二是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国家试点,完善数据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更大力度激活数据要素,释放数据创新动能,推动登记数据知识产权5000件以上,丰富企业数据要素供给。三是推进公共服务普惠。推进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县(市、区)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专业化、高端化的市场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知识产权“一类事”综合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领域增值化服务。

3

建议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集聚海内外优势服务资源,积极展示浙江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服务对外开放提能升级。

近年来,我省积极建设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获批建设8家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上线运行“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数字化应用,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指导。全面加强与在浙区域性国际组织、外资企业代表沟通交流,增信释疑,传递知识产权保护浙江方案。2023年,我省共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10次,在中央、浙江省等主流媒体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正向宣传报道200余条。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海外服务。推动全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全面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机制,指导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发挥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作用,合理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马德里、海牙协定等途径布局境外知识产权。二是强化资源集聚。支持和推动全省设区市实现贸促会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全覆盖。充分利用举办AIPPI知识产权大会的契机,吸纳集聚海内外高端服务资源落户浙江。继续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三是强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在浙区域性国际组织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外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建议。实施知识产权高层次海外培养项目,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教师、国际型审查人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专家等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陆我局门户网站(http://zjamr.zj.gov.cn/),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

索引号: 002482410/2024-678579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公开日期: 2024-10-31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杭1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7: 25 字体:[ ] 浏览次数:( )

罗艳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商务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支撑创新作用,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链条。推进专利与科研一体布局,在开展产权工作的同时,促进浙江省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转化、产业化。突出从严保护、协同保护、高效保护,让创新者心无旁骛,让侵权者望而却步。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连续3年高规格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大会。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2次召开共建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并签署共建协议。省人大颁布实施全省首部知识产权综合性法规《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支撑创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截至2023年底,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64760件,同比增长15.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5万件,同比增长19.4%;有效商标注册量447.1万件,同比增长6.6%。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专利许可数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等指标领跑全国。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围绕315科创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与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创造,进一步推进专利与科研一体布局,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新建一批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面盘点、转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推进专利产业化,大力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三是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大重点领域、重点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协同机制,努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2

建议深入本土创新主力企业了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现状及具体需求,在“快获权”、专业化、优服务上下功夫,共同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通过打通创新供给侧、产业需求端和资本赋能方,精准配置便利可及、增值增效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近年来,我省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全国率先推行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简易程序、行政司法共享的技术调查官制度、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等创新制度,获批建设19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高标准推进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全省共快速预审专利1万余件,办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案件1.2万余件,登记保护数据知识产权5004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6.02分。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快获权快维权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支持鼓励本地创新主力企业,进入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快速备案通道,提供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快保护服务。二是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国家试点,完善数据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更大力度激活数据要素,释放数据创新动能,推动登记数据知识产权5000件以上,丰富企业数据要素供给。三是推进公共服务普惠。推进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县(市、区)全覆盖。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专业化、高端化的市场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知识产权“一类事”综合服务,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领域增值化服务。

3

建议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集聚海内外优势服务资源,积极展示浙江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服务对外开放提能升级。

近年来,我省积极建设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获批建设8家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上线运行“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数字化应用,积极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指导。全面加强与在浙区域性国际组织、外资企业代表沟通交流,增信释疑,传递知识产权保护浙江方案。2023年,我省共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10次,在中央、浙江省等主流媒体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正向宣传报道200余条。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海外服务。推动全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全面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收集机制,指导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发挥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作用,合理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马德里、海牙协定等途径布局境外知识产权。二是强化资源集聚。支持和推动全省设区市实现贸促会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全覆盖。充分利用举办AIPPI知识产权大会的契机,吸纳集聚海内外高端服务资源落户浙江。继续发挥浙江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三是强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在浙区域性国际组织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外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建议。实施知识产权高层次海外培养项目,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教师、国际型审查人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专家等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陆我局门户网站(http://zjamr.zj.gov.cn/),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