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金1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8: 24
字体:[
]

俞学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传统产业能级提升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改进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商务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发挥电商资源优势,牵头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发挥浙江电商资源优势,依托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平台,积极搭建线上宣传平台。聚合政府、社会和优质企业资源,打造各设区市优选名品线上展销平台,由各设区市推荐本土传统产业相关产品,建立产品质量、设计感观、工艺水平、售后服务四维画像,开展产品评分,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双向反馈处置机制,帮助传统产业构建国内营销网络,探索更多浙江制造好货直面消费者的新链路。政府牵头搭建更具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推广,引进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大平台直播基地落户,指导本地传统行业企业成立直播产业协会,打造传统产业凸显集群新效应专属阵地,全链路推进传统产业带品牌晋级。

近年来,我省注重发挥电商资源优势,先后组织开展“浙江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活力浙江 共享亚运”专场融媒直播等活动,联合阿里平台实施“浙江品牌天猫开店”行动、“数字乡村”和“产业带直播计划”,打造直播经济集聚发展高地。截至2023年,全省培育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10家,省级电商直播基地70家;培育网络零售额超千万的电商专业村2642个、电商镇365个;累计建成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1624个,培育主播超1万名,19个“共富工坊”入选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认定的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线上平台建设。发挥重点平台作用,内联产业、外接市场,打造稳链、强链、拓市新渠道。持续实施“浙江品牌天猫开店”行动、“数字乡村”和“产业带直播计划”,支持省外平台与我省传统产业带进行产销对接。二是探索消费新链路。聚焦数字、绿色、健康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丰富数字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持续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活动,形成电商促消费矩阵。三是抓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电商直播基地培育,支持引进主流电商大平台直播基地落户浙江。支持指导传统行业企业成立直播产业协会,更好赋能本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实施“电商+产业带”计划,提升浙货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渠道和能力。

2

科学优化奖补政策,“直达快享”精准纾困。优化知识产权、标准质量、技术研发奖补政策,强化奖补扶持力度,由省级层面牵头制定传统产业发展奖补标准和实施细则。建立传统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蓄水池”,探索制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综合实施规下企业升规提档奖励、新增地方贡献奖励、超亿元企业奖励、鼓励技术改造带动智能化转型等多项政策,扶持传统产业做强做优,巩固“触电”转型质量基础。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迭代企业急需、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发展,优化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省市场监管局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政策,建有13家面向传统产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推动标准质量相关专项工作经费纳入省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经费项目。省发改委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包,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省经信厅牵头省委改革办、省大数据局出台《涉企政策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强化政策制定的合规精准性,推动“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相关资金政策。制定出台《知识产权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财政事权,用好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各级财政资金作用。修订省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相关制度。二是优化相关扶持政策。开展《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出台《浙江省民营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指引》。深化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引导各地聚焦传统产业升规、技术改造等重点,进一步完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推动政策精准直达。持续推进涉企政策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加快政策落地实施,实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快享快办。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助企惠民“十件实事”,高质量完成质量提升强企、知识产权兴企等行动,做到“可见、可及、可感、可检验”,助力企业提升质量品牌和创新能力。

3

融入“长三角”协同发展,畅通要素流动共享。充分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在“长三角”区域招引企业管理咨询、产品推广企划、工业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全链条企业服务机构,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聚区,为企业提供高水平服务,破解企业人才困境。协同制定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深化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共享,破解浙江传统产业发展“短板”。“三省一市”共同举办企业MBA品牌研讨班和品牌沙龙,邀请传统产业相关企业参加,引导其逐步从工厂思维向品牌思维转变,走品牌强企之路。将品牌建设纳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联合“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整合较知名商标,组建品牌联盟,加大母子品牌宣传,以知名商标提升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反哺产业发展,为产业赋能提级。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长三角”优势,积极强化服务供给、推进优势共享。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将“积极推进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稳妥有序推进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纳入一体化发展2023年度工作计划;联合制定印发《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明确聚焦地方国企、中央企业权益类、资产交易业务、知识产权交易业务等五大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开发上线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入驻了52个长三角知识产权服务网点,42个知识产权保护网点、4家知识产权交易中心、21家备案知识产权联盟。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长三角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行动,迭代升级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市场协同发展、共享合作。加快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中心,推动长三角产权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跨区域重大知识产权纠纷联合解决。二是加强全方位合作与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落地,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依托“产业一链通”平台、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十链百场万企”专场对接活动等载体,积极做好长三角地区产业链补链保供与对接合作,助推我省传统产业发展。三是深化长三角质量发展合作机制,联合开展质量品牌方面的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区域质量发展提速升级。积极组织参加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推进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支持组建品牌联盟,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陆我局门户网站(http://zjamr.zj.gov.cn/),了解知识产权、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

索引号: 002482410/2024-678589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公开日期: 2024-10-31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金1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8: 24 字体:[ ] 浏览次数:( )

俞学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传统产业能级提升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改进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商务厅,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发挥电商资源优势,牵头搭建宣传平台。充分发挥浙江电商资源优势,依托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平台,积极搭建线上宣传平台。聚合政府、社会和优质企业资源,打造各设区市优选名品线上展销平台,由各设区市推荐本土传统产业相关产品,建立产品质量、设计感观、工艺水平、售后服务四维画像,开展产品评分,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双向反馈处置机制,帮助传统产业构建国内营销网络,探索更多浙江制造好货直面消费者的新链路。政府牵头搭建更具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推广,引进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大平台直播基地落户,指导本地传统行业企业成立直播产业协会,打造传统产业凸显集群新效应专属阵地,全链路推进传统产业带品牌晋级。

近年来,我省注重发挥电商资源优势,先后组织开展“浙江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活力浙江 共享亚运”专场融媒直播等活动,联合阿里平台实施“浙江品牌天猫开店”行动、“数字乡村”和“产业带直播计划”,打造直播经济集聚发展高地。截至2023年,全省培育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10家,省级电商直播基地70家;培育网络零售额超千万的电商专业村2642个、电商镇365个;累计建成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1624个,培育主播超1万名,19个“共富工坊”入选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认定的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线上平台建设。发挥重点平台作用,内联产业、外接市场,打造稳链、强链、拓市新渠道。持续实施“浙江品牌天猫开店”行动、“数字乡村”和“产业带直播计划”,支持省外平台与我省传统产业带进行产销对接。二是探索消费新链路。聚焦数字、绿色、健康等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丰富数字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持续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活动,形成电商促消费矩阵。三是抓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电商直播基地培育,支持引进主流电商大平台直播基地落户浙江。支持指导传统行业企业成立直播产业协会,更好赋能本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实施“电商+产业带”计划,提升浙货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渠道和能力。

2

科学优化奖补政策,“直达快享”精准纾困。优化知识产权、标准质量、技术研发奖补政策,强化奖补扶持力度,由省级层面牵头制定传统产业发展奖补标准和实施细则。建立传统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蓄水池”,探索制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综合实施规下企业升规提档奖励、新增地方贡献奖励、超亿元企业奖励、鼓励技术改造带动智能化转型等多项政策,扶持传统产业做强做优,巩固“触电”转型质量基础。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迭代企业急需、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发展,优化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省市场监管局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政策,建有13家面向传统产业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推动标准质量相关专项工作经费纳入省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经费项目。省发改委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包,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省经信厅牵头省委改革办、省大数据局出台《涉企政策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强化政策制定的合规精准性,推动“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相关资金政策。制定出台《知识产权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财政事权,用好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各级财政资金作用。修订省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相关制度。二是优化相关扶持政策。开展《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出台《浙江省民营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指引》。深化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引导各地聚焦传统产业升规、技术改造等重点,进一步完善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三是推动政策精准直达。持续推进涉企政策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加快政策落地实施,实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快享快办。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助企惠民“十件实事”,高质量完成质量提升强企、知识产权兴企等行动,做到“可见、可及、可感、可检验”,助力企业提升质量品牌和创新能力。

3

融入“长三角”协同发展,畅通要素流动共享。充分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在“长三角”区域招引企业管理咨询、产品推广企划、工业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全链条企业服务机构,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聚区,为企业提供高水平服务,破解企业人才困境。协同制定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深化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进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共享,破解浙江传统产业发展“短板”。“三省一市”共同举办企业MBA品牌研讨班和品牌沙龙,邀请传统产业相关企业参加,引导其逐步从工厂思维向品牌思维转变,走品牌强企之路。将品牌建设纳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联合“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整合较知名商标,组建品牌联盟,加大母子品牌宣传,以知名商标提升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通过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反哺产业发展,为产业赋能提级。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长三角”优势,积极强化服务供给、推进优势共享。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将“积极推进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稳妥有序推进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纳入一体化发展2023年度工作计划;联合制定印发《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明确聚焦地方国企、中央企业权益类、资产交易业务、知识产权交易业务等五大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开发上线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入驻了52个长三角知识产权服务网点,42个知识产权保护网点、4家知识产权交易中心、21家备案知识产权联盟。

下一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长三角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行动,迭代升级长三角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市场协同发展、共享合作。加快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中心,推动长三角产权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完善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跨区域重大知识产权纠纷联合解决。二是加强全方位合作与协同发展,推进《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方案》落地,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建设。依托“产业一链通”平台、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十链百场万企”专场对接活动等载体,积极做好长三角地区产业链补链保供与对接合作,助推我省传统产业发展。三是深化长三角质量发展合作机制,联合开展质量品牌方面的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区域质量发展提速升级。积极组织参加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推进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支持组建品牌联盟,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品牌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陆我局门户网站(http://zjamr.zj.gov.cn/),了解知识产权、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