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69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1: 21
字体:[
]

施黄凯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691号提案《关于扩大高价值专利供给、加快知识产权运用的建议》收悉,感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经商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高价值专利偏少,浙江对专利的年预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申请需求,对比广东、江苏等兄弟省份在整体创新质效上还有很大空间,建议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申报提速增效;二是专利成果转化不够快不够多,真正能具有明显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成果不多,绝大多数成果“沉睡抽屉”,建议着力扩大知识产权交易规模;三是知识产权融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证券化整体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实际需求,建议大力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您在提案中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申报提速增效问题。去年以来,我局会同省委编办、省财政厅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推进、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专利快速预审能力倍增计划,印发《浙江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目前,温州、嘉兴、台州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获批建设,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杭州、宁波保护中心专利预审领域获批扩容,绍兴、金华两地也在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过程中。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专利预审服务产业领域增至38个,全面支撑“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利快速预审提速率(当年快审量/当年申请量)达到21%,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快速预审量达到2.7万件以上,比2023年的近1万件有大幅提升,切实通过缩短发明专利获权周期有力保护创新成果。下一步,我局将实施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建设上线全省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数字化系统,积极统筹全省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力量,推动专利预审资源跨区域配置、优势互补,运用专利导航等工具指导创新主体持续提升专利布局能力,减少非正常专利申请,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关于扩大知识产权交易规模加快转化运用问题。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盘活高校存量专利”“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高校利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知识产权分配因素办法,全面取消对专利授权的资金补助,引导高校优化内部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人才评聘体系;联合科技、教育等6部门组织高校院所盘点存量专利,已完成全省99家高校9.6万件专利盘点,每件专利均明确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产业化前景、转化意愿和方式等信息,推动专利产业化;创新提出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并纳入地方性条例,规定对高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成果,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应当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全省已累计发布9344件专利公开实施声明信息,落地实施5184件次,其中86件高价值专利在10家以上企业实施应用;作为行业主管单位,我局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省国资委等部门,积极指导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内外部改革,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截至2023年底,中心累计成交各类知识产权9639件,交易金额22.8亿元。下一步,我局将牵头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程等工作,指导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持续推进改革,加强高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交易机构、服务机构等各方协同,支持各方根据高校存量专利盘点分层情况实施差异化推广,开拓知识产权运营、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资产处置、数据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创新服务,加快形成创新成果市场化评价和交易生态,促进高校专利成果高效转化。

(三)关于大力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问题。近年来,全省不断探索运用金融工具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我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国家试点,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办法,支持各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位居全国第一;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落地全国首个银行间市场知识产权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首个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项目,累计帮助258家科创型企业获得融资9.5亿余元;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创新,先后落地全国首单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首单高校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等,累计实现签单保费4800余万元,共为5300余件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提供风险保障33亿元;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指导杭州钱塘区建设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为企业上市提供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一揽子综合服务,已经推动湃肽生物、佳鹏电脑等3家企业向交易所提交注册申请。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将科技型企业股改上市纳入“凤凰行动”实施重点内容,省市县三级联动,帮助科技型企业协调解决历史沿革确权、合规证明开具等问题,提升科技型企业上市“一件事”办理服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省内上市企业数量达到706家,其中科创板企业49家,创业板企业175家,北交所27家,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等部门,以争创知识产权金融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持续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积极推广《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GB/T42748-2023),鼓励各地探索“交易+质押融资”“质押融资+保险+反担保”“投贷联动”等融资新模式,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创新探索,引导金融服务机构针对区域产业特色和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最优方案,推动知识产权流通和价值实现。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工作,近年来我局还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搭建各类平台促进高价值专利供需对接。立足数字安防、现代纺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我局指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组建37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磁性材料等3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7个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构建150余个公共专利池,为企业提供快速、低成本、高效获取优质知识产权机会,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二是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我局指导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引导基地内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深化国际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推动全产业链国际化发展;联合14个部门印发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面向2027年明确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系列任务,共同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水平。我局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指导7家服务机构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4家高校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3家单位备案成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累计为创新主体提供基础检索服务6.1万次、协助开展专利转移转化2000余次,有效满足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

下一步,我局还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创新企业“金种子”计划。推进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形成专利和商标双轮驱动、供应网络和营销网络统筹的创新管理格局。推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二是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建设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从事专利转化运用人员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知识产权师系列职称。支持高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交叉学科,建设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专利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推动各级各类涉及专利的考核,以及各级各部门开展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审、职称评价等工作中,突出体现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的导向,不与专利数量简单挂钩,而将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7日

索引号: 002482410/2024-678547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公开日期: 2024-10-31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69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 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 2024- 10- 31 11: 21 字体:[ ] 浏览次数:( )

施黄凯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691号提案《关于扩大高价值专利供给、加快知识产权运用的建议》收悉,感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经商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高价值专利偏少,浙江对专利的年预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申请需求,对比广东、江苏等兄弟省份在整体创新质效上还有很大空间,建议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申报提速增效;二是专利成果转化不够快不够多,真正能具有明显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成果不多,绝大多数成果“沉睡抽屉”,建议着力扩大知识产权交易规模;三是知识产权融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证券化整体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实际需求,建议大力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您在提案中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申报提速增效问题。去年以来,我局会同省委编办、省财政厅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推进、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专利快速预审能力倍增计划,印发《浙江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目前,温州、嘉兴、台州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新增获批建设,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杭州、宁波保护中心专利预审领域获批扩容,绍兴、金华两地也在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过程中。力争到2024年底,全省专利预审服务产业领域增至38个,全面支撑“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利快速预审提速率(当年快审量/当年申请量)达到21%,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快速预审量达到2.7万件以上,比2023年的近1万件有大幅提升,切实通过缩短发明专利获权周期有力保护创新成果。下一步,我局将实施企业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建设上线全省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数字化系统,积极统筹全省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维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力量,推动专利预审资源跨区域配置、优势互补,运用专利导航等工具指导创新主体持续提升专利布局能力,减少非正常专利申请,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二)关于扩大知识产权交易规模加快转化运用问题。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盘活高校存量专利”“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高校利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知识产权分配因素办法,全面取消对专利授权的资金补助,引导高校优化内部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人才评聘体系;联合科技、教育等6部门组织高校院所盘点存量专利,已完成全省99家高校9.6万件专利盘点,每件专利均明确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产业化前景、转化意愿和方式等信息,推动专利产业化;创新提出专利公开实施制度并纳入地方性条例,规定对高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成果,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应当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全省已累计发布9344件专利公开实施声明信息,落地实施5184件次,其中86件高价值专利在10家以上企业实施应用;作为行业主管单位,我局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省国资委等部门,积极指导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内外部改革,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截至2023年底,中心累计成交各类知识产权9639件,交易金额22.8亿元。下一步,我局将牵头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开展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程等工作,指导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持续推进改革,加强高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交易机构、服务机构等各方协同,支持各方根据高校存量专利盘点分层情况实施差异化推广,开拓知识产权运营、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资产处置、数据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创新服务,加快形成创新成果市场化评价和交易生态,促进高校专利成果高效转化。

(三)关于大力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问题。近年来,全省不断探索运用金融工具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我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国家试点,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办法,支持各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位居全国第一;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落地全国首个银行间市场知识产权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首个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项目,累计帮助258家科创型企业获得融资9.5亿余元;开展知识产权保险创新,先后落地全国首单专利实施失败费用损失保险、首单高校专利申请费用补偿保险等,累计实现签单保费4800余万元,共为5300余件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提供风险保障33亿元;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指导杭州钱塘区建设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为企业上市提供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一揽子综合服务,已经推动湃肽生物、佳鹏电脑等3家企业向交易所提交注册申请。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将科技型企业股改上市纳入“凤凰行动”实施重点内容,省市县三级联动,帮助科技型企业协调解决历史沿革确权、合规证明开具等问题,提升科技型企业上市“一件事”办理服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省内上市企业数量达到706家,其中科创板企业49家,创业板企业175家,北交所27家,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列。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地方金融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等部门,以争创知识产权金融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持续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积极推广《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GB/T42748-2023),鼓励各地探索“交易+质押融资”“质押融资+保险+反担保”“投贷联动”等融资新模式,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创新探索,引导金融服务机构针对区域产业特色和企业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最优方案,推动知识产权流通和价值实现。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用工作,近年来我局还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搭建各类平台促进高价值专利供需对接。立足数字安防、现代纺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我局指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组建37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磁性材料等3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7个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构建150余个公共专利池,为企业提供快速、低成本、高效获取优质知识产权机会,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二是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我局指导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引导基地内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深化国际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推动全产业链国际化发展;联合14个部门印发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面向2027年明确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系列任务,共同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水平。我局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指导7家服务机构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4家高校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33家单位备案成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累计为创新主体提供基础检索服务6.1万次、协助开展专利转移转化2000余次,有效满足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

下一步,我局还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施创新企业“金种子”计划。推进创新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形成专利和商标双轮驱动、供应网络和营销网络统筹的创新管理格局。推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二是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建设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从事专利转化运用人员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知识产权师系列职称。支持高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交叉学科,建设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专利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强化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产业化的政策导向。推动各级各类涉及专利的考核,以及各级各部门开展的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审、职称评价等工作中,突出体现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的导向,不与专利数量简单挂钩,而将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