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周书忠、蒋经纬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569号提案《关于深入推进浙江制造深度参与浙江建造 共同做大“浙江制造”+“浙江建造”品牌》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你们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浙江制造深度参与浙江建造,促进两大产业有效融合;二是建立全省“建筑材料品牌库”平台;三是建立浙江制造产品陈列室;四是利用全媒体长期宣传浙江制造。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你们在提案中对“浙江制造”“浙江建造”融合发展和品牌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针对您提出的意见,现提出工作举措如下:
(一)推动“浙江制造”深度融入“浙江建造”。聚焦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完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认定、延展、增效机制,在智能家居产业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培育一批“浙江制造”名企精品,助力提升“浙江建造”质量水平和品牌价值。加快整合新资源、联动制造业,一体构建“大建筑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装配化装修,促进建筑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二)打造建筑材料品牌库精品馆。积极支持建筑材料品牌库建设,积极鼓励符合有关条件的“浙江制造”品牌供应商及产品入驻政府采购云平台“制造(精品)馆”“绿色建材馆”“网上超市”,鼓励采购人购买。国有企业不属于法定政府采购主体,可以通过乐采云平台进行采购。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支持“浙江制造”品牌推广应用,支持供应商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政府性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等项目采购市场活动。
(三)支持“浙江制造”名企精品展陈。积极鼓励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浙江制造”产品陈列室,集中展示建筑房产相关的建材、家具、家电等领域名企精品,进一步做好信息宣传和品牌推介工作。同时,以国内外重要展会为载体,积极组织策划“浙江制造”品牌主题馆、主题展等活动,加快推动“浙江制造”走出去。
(四)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对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系统推进、整体推广。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品牌公益宣传。鼓励引导企业运用广告手段宣传品牌,积极争取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平台展示机会,积极参加海外品牌展示和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支持各地和相关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活动,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进一步讲好浙江品牌故事。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浙江制造”“浙江建造”深度融合和品牌建设工作,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在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642项,累计有231家企业的297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证,颁发认证证书304张、国际合作认证证书25张。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推介,通过央视、浙江经视、高铁等主流媒体持续推介公共品牌,借力“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等平台,举办“浙江制造”品牌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信息发布等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是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印发《浙江省推进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加快制造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围绕包括建材、家装等智能家居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发展,打造集群、企业、产品、智造、服务五大工业品牌,实施强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等10项行动。组织开展“浙江制造精品”评选认定,截至2023年底,累计认定8批,涉及企业约1500家,认定产品2000余项,其中地板、墙板等建筑材料、建筑设备领域产品28项,家具、家装、家电等家用消费品领域产品56项。
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建材和新材料推广应用。指导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台州等地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开展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编制发布《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预制砌体墙构造》等标准和图集,推广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保温装饰夹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等科技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聚焦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完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认定、延展、增效机制,健全品牌建设的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推广体系、评价体系,培育“浙江制造”品牌企业方阵和“浙江精品”矩阵,助力提升“浙江建造”质量水平和品牌价值。
二是深入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加快推动浙江制造在建造领域的推广应用。聚焦家电、家具、智能家居等消费品领域,建立企业、品牌、标准、主要产品型号等清单,分批次发布浙江省设备更新供给和需求清单、消费品以旧换新优质产品清单。征集发布浙江绿色智能家居样板间典型案例,推广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全屋定制等新模式,推动浙产优质产品集成。开展“十链百场万企”设备更新、智能家居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推动浙江建造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支持产品推广和企业发展。
三是构建“大建筑业”全产业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整合新资源、联动制造业,一体构建“大建筑业”的全产业链。在产业分工模式上,由当前的“化整为零”逐步转向“化零为整”,推动施工总包企业“脱虚转实”,提升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在政策制度上,创新图纸审查、竣工验收、招投标、信用评价等制度的调整和实施。在企业培育导向上,大力培育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装备制造、部品部件生产等建筑业企业,促进建筑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展建筑强企能级提升行动,分级培育示范企业,加大企业申报特级资质扶持力度,制定“一企一策”,开展“点对点”帮扶,发展“航母企业”。
四是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化装修。研究制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编制《装配化装修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要点》《装配化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今年,计划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000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36%以上。加快装配化装修技术研究,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推广结构与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卫浴、集成厨房、整体门窗等集成化模块化应用。加快形成装配化装修试点经验,建立健全装配化装修技术标准,推进建筑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再次感谢你们对“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
索引号: | 002482410/2024-678582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 公开日期: | 2024-10-31 |
陈志军、周书忠、蒋经纬委员:
你们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569号提案《关于深入推进浙江制造深度参与浙江建造 共同做大“浙江制造”+“浙江建造”品牌》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你们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积极推动浙江制造深度参与浙江建造,促进两大产业有效融合;二是建立全省“建筑材料品牌库”平台;三是建立浙江制造产品陈列室;四是利用全媒体长期宣传浙江制造。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你们在提案中对“浙江制造”“浙江建造”融合发展和品牌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针对您提出的意见,现提出工作举措如下:
(一)推动“浙江制造”深度融入“浙江建造”。聚焦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完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认定、延展、增效机制,在智能家居产业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培育一批“浙江制造”名企精品,助力提升“浙江建造”质量水平和品牌价值。加快整合新资源、联动制造业,一体构建“大建筑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装配化装修,促进建筑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二)打造建筑材料品牌库精品馆。积极支持建筑材料品牌库建设,积极鼓励符合有关条件的“浙江制造”品牌供应商及产品入驻政府采购云平台“制造(精品)馆”“绿色建材馆”“网上超市”,鼓励采购人购买。国有企业不属于法定政府采购主体,可以通过乐采云平台进行采购。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支持“浙江制造”品牌推广应用,支持供应商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政府性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等项目采购市场活动。
(三)支持“浙江制造”名企精品展陈。积极鼓励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浙江制造”产品陈列室,集中展示建筑房产相关的建材、家具、家电等领域名企精品,进一步做好信息宣传和品牌推介工作。同时,以国内外重要展会为载体,积极组织策划“浙江制造”品牌主题馆、主题展等活动,加快推动“浙江制造”走出去。
(四)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对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系统推进、整体推广。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品牌公益宣传。鼓励引导企业运用广告手段宣传品牌,积极争取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平台展示机会,积极参加海外品牌展示和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支持各地和相关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活动,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进一步讲好浙江品牌故事。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浙江制造”“浙江建造”深度融合和品牌建设工作,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在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642项,累计有231家企业的297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证,颁发认证证书304张、国际合作认证证书25张。大力开展品牌宣传推介,通过央视、浙江经视、高铁等主流媒体持续推介公共品牌,借力“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等平台,举办“浙江制造”品牌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信息发布等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二是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印发《浙江省推进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加快制造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围绕包括建材、家装等智能家居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发展,打造集群、企业、产品、智造、服务五大工业品牌,实施强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等10项行动。组织开展“浙江制造精品”评选认定,截至2023年底,累计认定8批,涉及企业约1500家,认定产品2000余项,其中地板、墙板等建筑材料、建筑设备领域产品28项,家具、家装、家电等家用消费品领域产品56项。
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建材和新材料推广应用。指导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台州等地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开展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编制发布《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预制砌体墙构造》等标准和图集,推广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保温装饰夹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等科技成果。
下一步,我们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聚焦建筑业相关制造领域,完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认定、延展、增效机制,健全品牌建设的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推广体系、评价体系,培育“浙江制造”品牌企业方阵和“浙江精品”矩阵,助力提升“浙江建造”质量水平和品牌价值。
二是深入实施“510质量品牌工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加快推动浙江制造在建造领域的推广应用。聚焦家电、家具、智能家居等消费品领域,建立企业、品牌、标准、主要产品型号等清单,分批次发布浙江省设备更新供给和需求清单、消费品以旧换新优质产品清单。征集发布浙江绿色智能家居样板间典型案例,推广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全屋定制等新模式,推动浙产优质产品集成。开展“十链百场万企”设备更新、智能家居等专题活动,进一步推动浙江建造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支持产品推广和企业发展。
三是构建“大建筑业”全产业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整合新资源、联动制造业,一体构建“大建筑业”的全产业链。在产业分工模式上,由当前的“化整为零”逐步转向“化零为整”,推动施工总包企业“脱虚转实”,提升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在政策制度上,创新图纸审查、竣工验收、招投标、信用评价等制度的调整和实施。在企业培育导向上,大力培育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装备制造、部品部件生产等建筑业企业,促进建筑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展建筑强企能级提升行动,分级培育示范企业,加大企业申报特级资质扶持力度,制定“一企一策”,开展“点对点”帮扶,发展“航母企业”。
四是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化装修。研究制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编制《装配化装修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要点》《装配化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规定》。今年,计划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000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36%以上。加快装配化装修技术研究,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推广结构与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卫浴、集成厨房、整体门窗等集成化模块化应用。加快形成装配化装修试点经验,建立健全装配化装修技术标准,推进建筑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
再次感谢你们对“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