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珍珍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858号提案《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安全和网络销售广告监管的提案》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部分玩具品质难保证,劣质产品恐对青少年儿童健康存有隐患,建议加强青少年儿童用品源头质量监管和销售端质量抽检;二是部分玩具短视频存在言语诱导、不良行为模仿等情况,恐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建议加强网络短视频广告的监督管理和违规视频的查处;三是青少年儿童玩具存在研发导向偏颇、监管尺度难控的困境,建议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您在提案中对我省青少年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和网络销售监管工作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用品源头质量监管和销售端质量抽检。青少年儿童用品的理化性质安全等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我局坚持把相关工作作为重点,持续加强玩具生产企业CCC认证监管、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一是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2019年以来,我局连续5年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2023年,我局对CCC认证儿童玩具产品一致性抽查31次,发现问题3个;全省监督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单位7428家,发现问题626个,查处案件460起,罚没金额超146万元。问题均已依法依规闭环处置。二是持续加大监督抽查力度。2023年,全省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4251批次,涉及生产销售单位3285家,发现不合格产品546批次,不合格产品均已依法依规闭环处置;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等16种儿童及学生用品纳入2024年浙江省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计划,计划开展监督抽查925批次,较2023年计划增加2种产品,批次数总计增加20批次;发布计划时,要求加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力度,以校园周边商超、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不合格产品销售较多的点位为重点。三是优化监督抽查靶向。明确儿童及学生用品主产区,要求主产区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对相关产品开展抽查,强化区域靶向。将玩具产品监督抽查工作拆分部署在寒假、暑假两个消费需求旺盛的时间段,强化时间靶向。制订《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工作指引》,要求对2023年省级监督抽查生产领域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在2024年进行100%跟踪抽查覆盖,强化源头靶向。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儿童玩具等青少年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围绕包含萝卜刀在内的儿童和学生用品等重点工业产品,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通过组织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自查、加强质量安全隐患现场排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等手段加强儿童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是开展2024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扩大行动覆盖面,联合教育、经信、公安、妇联、妇儿工委,6部门协同开展行动。将萝卜刀、牙签弹弓等新型网红产品明确为重点产品,将新型网红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物理机械危害、化学危害、警示项目不合格等问题列为重点产品安全项目,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流通、使用安全隐患全链条治理,推动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二)关于加强网络短视频广告的监督管理和违规视频的查处。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持续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方式,为便利群众消费提供了重要动能,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始终坚持打击网络直播营销中存在的虚假宣传、黄暴引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制度保障。督促经营主体严格执行法律要求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以及禁止向未成年人或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特定类型广告等规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保障,修订《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时新增游戏广告不得含有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二是加强智慧监管。依托省融媒体广告智慧监测平台、浙江公平在线等数字化建设成果,利用分布式爬虫、智能语义识别、以图比图等技术,持续加强对网售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监测力度。建立儿童玩具专项监测模型,设置“圆珠笔刀、磁力笔、磁性文具、激光笔、真煮厨具、萝卜刀、炸包、牙签弩、指尖陀螺、鼻吸能量棒”等关键词,对电商平台内商家销售存在物理机械危害、化学危害、警示说明不完善的儿童文具玩具类商品情况展开监测。采用双随机方式,设置“萝卜刀、激光射线笔、指尖陀螺、牙签弩”等青少年玩具相关关键词,对全省310家传统媒体、150家互联网媒介的广告开展抽查监测,2023年以来监测相关广告195条次,2024年以来监测485条次,未发现涉嫌违法内容。三是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省委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网络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清理网络不良和有害信息,整治网络直播领域乱象、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安靖网络空间。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将根据提案建议,进一步提升网络广告监管能力。一是加强广告监管。省市场监管局将结合正在开展的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民生领域广告问题治理、电梯广告治理等专项行动,联合省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合力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相关广告监测监管。二是深化专项整治。省委网信办将组织开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清朗”“之江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定期巡查属地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集中整治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以手办文具、动漫二创等方式变相发布低俗色情内容等突出问题。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省委网信办将指导属地具有直播、短视频功能的网站平台进一步细化信息审核标准,重点关注直播营销、广告代言、评论留言等环节,优化技术措施,及时阻断相关低俗暴力不良信息的传播。督促网站平台及时清理网络直播短视频低俗、暴力等信息内容,特别是深入清理宣扬血腥暴力恐怖的短视频、网络直播及网络直播回放内容,依法依规依约对发布相关低俗内容的账号和主播采取禁言、清空全量粉丝、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三)关于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推动相关标准出台,是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质量安全的源头举措。省市场监管局坚持开展青少年儿童用品生产企业质量技术帮扶,推动相关标准制定。一是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部署,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围绕包含玩具、文具、儿童家具、儿童服装、校服、童鞋等在内的产品,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截至2024年6月15日,全省已覆盖生产企业8577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7787家;参与的技术专家数量达1760人次;开展“质量问诊”、质量培训、质量分析1022次;解决解决质量问题数量1544个。形成《浙江宁海提质强企 助力学生用品文具行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教玩具产业质量提升案例》等典型帮扶案例。二是推动相关标准制定。推动制定《玩具安全 第11部分:家用秋千、滑梯及类似用途室内、室外活动玩具》等国家标准7项,发布了《木制玩具》、《电动童车》等覆盖多品类儿童玩具的“浙江制造”标准21项。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一是持续深化“提质强企”行动。根据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将质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质量技术帮扶成效。二是推动标准制定宣贯。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加强相关标准的技术解读、宣贯实施,指导相关企业按标准规范生产,确保产品安全质量。支持我省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儿童教玩具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研制。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加强青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引相关工作:一是加强监督抽查结果运用。通过网站、报纸、微信等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儿童学生用品抽查信息,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合格、安全的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教育青少年甄别远离危险玩具文具。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对58种儿童和学生用品发布消费提示;2024年以来,发布青少年儿童相关产品2023年浙江省监督抽查情况通告3篇,其中于“六一”儿童节前发布2023年度浙江省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告。二是开展“进校园”宣传活动。部署组织“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进校园”“3·15消费安全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动画短片、童话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选择安全儿童文具、玩具的健康消费理念,增加儿童文具、玩具的安全使用观念。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宣传活动场次达50场。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将根据提案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协同发力。省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妇联、妇儿工委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和科普宣传,通过张贴画、宣传海报、知识手册等方式,持续引导儿童学生及监护人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正确识别和自觉拒绝不安全产品。二是搭建宣传窗口。省委网信办将会同浙江在线、潮新闻搭建“清朗侠在行动”“净网护苗·浙里行动”网络法治宣传专栏,发挥网站和账号等传播矩阵作用。指导属地网信部门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宣传,积极开设专题专栏推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的宣传解读、以案释法图文内容,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策划制作漫画式海报、情景短视频、互动答题等易传播、影响广的系列融媒体产品,全面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0日
索引号: | 002482410/2024-678595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 公开日期: | 2024-10-31 |
金珍珍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858号提案《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安全和网络销售广告监管的提案》收悉,经商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主要观点和意见建议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意见建议:一是部分玩具品质难保证,劣质产品恐对青少年儿童健康存有隐患,建议加强青少年儿童用品源头质量监管和销售端质量抽检;二是部分玩具短视频存在言语诱导、不良行为模仿等情况,恐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建议加强网络短视频广告的监督管理和违规视频的查处;三是青少年儿童玩具存在研发导向偏颇、监管尺度难控的困境,建议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
二、针对所提意见建议的解决措施
您在提案中对我省青少年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和网络销售监管工作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已经推进实施,有的将吸收采纳到下一步工作中。
(一)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用品源头质量监管和销售端质量抽检。青少年儿童用品的理化性质安全等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我局坚持把相关工作作为重点,持续加强玩具生产企业CCC认证监管、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一是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2019年以来,我局连续5年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守护行动。2023年,我局对CCC认证儿童玩具产品一致性抽查31次,发现问题3个;全省监督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单位7428家,发现问题626个,查处案件460起,罚没金额超146万元。问题均已依法依规闭环处置。二是持续加大监督抽查力度。2023年,全省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4251批次,涉及生产销售单位3285家,发现不合格产品546批次,不合格产品均已依法依规闭环处置;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等16种儿童及学生用品纳入2024年浙江省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计划,计划开展监督抽查925批次,较2023年计划增加2种产品,批次数总计增加20批次;发布计划时,要求加大流通领域监督抽查力度,以校园周边商超、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不合格产品销售较多的点位为重点。三是优化监督抽查靶向。明确儿童及学生用品主产区,要求主产区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对相关产品开展抽查,强化区域靶向。将玩具产品监督抽查工作拆分部署在寒假、暑假两个消费需求旺盛的时间段,强化时间靶向。制订《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工作指引》,要求对2023年省级监督抽查生产领域抽查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在2024年进行100%跟踪抽查覆盖,强化源头靶向。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儿童玩具等青少年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围绕包含萝卜刀在内的儿童和学生用品等重点工业产品,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通过组织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自查、加强质量安全隐患现场排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等手段加强儿童玩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是开展2024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扩大行动覆盖面,联合教育、经信、公安、妇联、妇儿工委,6部门协同开展行动。将萝卜刀、牙签弹弓等新型网红产品明确为重点产品,将新型网红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物理机械危害、化学危害、警示项目不合格等问题列为重点产品安全项目,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流通、使用安全隐患全链条治理,推动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二)关于加强网络短视频广告的监督管理和违规视频的查处。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持续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方式,为便利群众消费提供了重要动能,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始终坚持打击网络直播营销中存在的虚假宣传、黄暴引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制度保障。督促经营主体严格执行法律要求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以及禁止向未成年人或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特定类型广告等规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保障,修订《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时新增游戏广告不得含有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二是加强智慧监管。依托省融媒体广告智慧监测平台、浙江公平在线等数字化建设成果,利用分布式爬虫、智能语义识别、以图比图等技术,持续加强对网售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监测力度。建立儿童玩具专项监测模型,设置“圆珠笔刀、磁力笔、磁性文具、激光笔、真煮厨具、萝卜刀、炸包、牙签弩、指尖陀螺、鼻吸能量棒”等关键词,对电商平台内商家销售存在物理机械危害、化学危害、警示说明不完善的儿童文具玩具类商品情况展开监测。采用双随机方式,设置“萝卜刀、激光射线笔、指尖陀螺、牙签弩”等青少年玩具相关关键词,对全省310家传统媒体、150家互联网媒介的广告开展抽查监测,2023年以来监测相关广告195条次,2024年以来监测485条次,未发现涉嫌违法内容。三是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省委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网络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清理网络不良和有害信息,整治网络直播领域乱象、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突出问题,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安靖网络空间。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将根据提案建议,进一步提升网络广告监管能力。一是加强广告监管。省市场监管局将结合正在开展的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民生领域广告问题治理、电梯广告治理等专项行动,联合省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合力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相关广告监测监管。二是深化专项整治。省委网信办将组织开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清朗”“之江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定期巡查属地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集中整治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以手办文具、动漫二创等方式变相发布低俗色情内容等突出问题。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省委网信办将指导属地具有直播、短视频功能的网站平台进一步细化信息审核标准,重点关注直播营销、广告代言、评论留言等环节,优化技术措施,及时阻断相关低俗暴力不良信息的传播。督促网站平台及时清理网络直播短视频低俗、暴力等信息内容,特别是深入清理宣扬血腥暴力恐怖的短视频、网络直播及网络直播回放内容,依法依规依约对发布相关低俗内容的账号和主播采取禁言、清空全量粉丝、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三)关于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推动相关标准出台,是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质量安全的源头举措。省市场监管局坚持开展青少年儿童用品生产企业质量技术帮扶,推动相关标准制定。一是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部署,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围绕包含玩具、文具、儿童家具、儿童服装、校服、童鞋等在内的产品,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截至2024年6月15日,全省已覆盖生产企业8577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7787家;参与的技术专家数量达1760人次;开展“质量问诊”、质量培训、质量分析1022次;解决解决质量问题数量1544个。形成《浙江宁海提质强企 助力学生用品文具行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教玩具产业质量提升案例》等典型帮扶案例。二是推动相关标准制定。推动制定《玩具安全 第11部分:家用秋千、滑梯及类似用途室内、室外活动玩具》等国家标准7项,发布了《木制玩具》、《电动童车》等覆盖多品类儿童玩具的“浙江制造”标准21项。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用品研发和销售的指导。一是持续深化“提质强企”行动。根据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将质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质量技术帮扶成效。二是推动标准制定宣贯。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加强相关标准的技术解读、宣贯实施,指导相关企业按标准规范生产,确保产品安全质量。支持我省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儿童教玩具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研制。
三、涉及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围绕加强青少年儿童玩具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加强青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引相关工作:一是加强监督抽查结果运用。通过网站、报纸、微信等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儿童学生用品抽查信息,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合格、安全的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教育青少年甄别远离危险玩具文具。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对58种儿童和学生用品发布消费提示;2024年以来,发布青少年儿童相关产品2023年浙江省监督抽查情况通告3篇,其中于“六一”儿童节前发布2023年度浙江省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告。二是开展“进校园”宣传活动。部署组织“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进校园”“3·15消费安全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动画短片、童话故事、案例分析等方式,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选择安全儿童文具、玩具的健康消费理念,增加儿童文具、玩具的安全使用观念。2023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宣传活动场次达50场。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将根据提案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协同发力。省市场监管局将联合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妇联、妇儿工委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和科普宣传,通过张贴画、宣传海报、知识手册等方式,持续引导儿童学生及监护人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正确识别和自觉拒绝不安全产品。二是搭建宣传窗口。省委网信办将会同浙江在线、潮新闻搭建“清朗侠在行动”“净网护苗·浙里行动”网络法治宣传专栏,发挥网站和账号等传播矩阵作用。指导属地网信部门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宣传,积极开设专题专栏推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的宣传解读、以案释法图文内容,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策划制作漫画式海报、情景短视频、互动答题等易传播、影响广的系列融媒体产品,全面营造向上向善的网络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