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公示表

来源: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07-28 16:07 字体:[       ] 浏览次数:( )

序号

项目名称

4-6月工作进展

1

深化省域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

1.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深化重大政策措施集中审查机制改革,全省集中审查重大政策措施1498件,对534件提出修改意见。

2.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容缺审查微改革,指导湖州市探索公平竞争审查链条式审查机制等试点工作。

3. 聚焦平台经济领域,组织开展整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整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调研。

4. 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整治专项行动,加强殡葬行业反垄断监管。全面落实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统筹运用敦促提醒、约谈告诫、承诺整改等梯次性工具,规范竞争行为。

2

强化价费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1. 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出台《浙江省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操作办法》,研提18条工作举措。

2. 制定下发《2025年涉企收费专项整治“清朗”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全省已查处涉企违规收费案件80件。

3. 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816件。

3

推进准入准营改革

1. 迭代“个转企一件事”功能,增加“个转企一件事”办件跟踪监测,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

2. 落实《关于推动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优化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目前全省已办理915件。

3. 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拓展外商投资者身份信息共享渠道,积极向总局争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资格授权。

4

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

1. 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通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市监综合查一次,目前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涉企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到89.03%,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99.59%

2. 推动制定民宿、紧固件、直播电商、羽绒服、网络信息与安全、厨具等行业发布信用管理/信用合规规范。

3. 拟订《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完成意见征求。

4. 今年全省授信额度385.49亿元,累计服务企业数量1246家,惠及中小微企业数量1074家。

5

实施标准国际化

跃升工程

1. 我省新增主导《电子商务家政 家政服务人员能力信息描述》等国家标准51项、《电子商务交易评价》等国际标准3项。

2. 修改形成《浙江省推进标准国际化专项行动计划(2024-2027年)》,向省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成员征求意见建议。

3. 编辑出版《国际贸易技术壁垒》5期、《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与分析》11期;针对欧盟、印度计量器具和数字电信产品等3项提出评议意见19条;提出WTO/TBT95次例会特别贸易关注议题6项。

6

深化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

1.滚动实施2025年质量提升双百攻坚项目,部署质量攻坚项目102个,深化16个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建设项目,在机器人、低空经济、消费品质量提升等领域,部署8个重点质量提升项目。今年以来,全省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9个,实施重点攻关项目72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312个。

2.深入实施对标达标提升行动,截至目前,新增对标达标企业769家。

3.督促各地加强质量强县工作,全省共18个县(市、区)进入全国质量百强行列。

4. 印发《关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 打造浙江精品推进品牌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7

深化标准化创新

发展试点

1.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国家、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5个以上,制定发布省级地方标准30项。组织开展标准化战略重大项目需求征集

2.推进企业加快具有知识产权等专利转化,构建企业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机制,重点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研制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3.根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我省获批企业标准“领跑者”206项。

4.制定完成我省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组织对全省1192项省级地方标准开展技术审查评估,梳理保留、清理、修订标准清单。

8

深化推进计量强基工程

1. 已制定绿色石化、高端船舶、磁性材料等6项产业计量建设指南,其他领域正在同步编制中。

2. 截至6月底,已完成建设6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任务,组织开展三等量块标准装置等项目全省计量比对。

9

深化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1.持续推进检验检测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个纳入2025年度质量攻坚重点项目,9个纳入2025年度百个质量攻坚项目。

2.全省机动车检验检测综合治理行动加力推进,综合运用提级检查、交叉检查、属地联查、软件破译等方式,完成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执法检查328

10

深化双碳认证

集成改革

1.推进纺织、木制品两个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开展产业调研和标准梳理,向总局研提97家企业开展首批试点。

2.推进双碳认证实施应用。截至20256月,132家企业获305张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297家企业获431张直接涉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推进实施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截至20256月,绿色产品认证获证组织数1235家,证书2592张。

4.制定发布《碳排放基础数据元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等10省级地方标准。

11

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1.新批建省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5家,推荐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申报认定5家。

2.布局培育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平台5家,发布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成果22项,已开放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20个。组织实施金种子计划专利产业化项目等168

3.积极宣传推广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探索先转后股模式推动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已形成改革实施意见征求稿。

4.指导宁波市局按照建设方案,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的创新探索和落地实施。指导杭州市钱塘区局持续做好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建设。

12

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省域高地

1.1-6月,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有效化解率达到92.1%,我省4件案例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2.开展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行动1-6月发布针对性提示信息和风险预警380条,指导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800余起。持续对接我省初创型科技企业和重点企业,通过各中心开展国内快速预审+海外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工作。

3.会同省法院举办全省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活动,发布8法护知产协同保护典型案例。

4.1-6月,全省发明专利获权提速率达到25.3%,服务创新主体10265家。全省已建设96家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县(市、区)域全覆盖。

13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1.2025年以来,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项,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2项,新增发明专利12项以上,新发布省级及以上标准/计量技术规范18项;新立项省级及以上标准/计量技术规范54项;新增省级及以上技术组织专家13人次,参与国际和国家层面技术交流119人次。

2.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行动,明确首批60家战略科技力量单位,指导各服务团队与服务对象开展首次对接。完成1434家服务对象征集,初步完成知识产权服务专员匹配工作。

3.已批复筹建浙江省数字安防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浙江省汽车绿色动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4.正式发文组建市场监管系统技术创新联盟

5.持续深化省特科院省级教科人一体化创新试点。

14

推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

1.推动省内头部电商平台开设线上以旧换新专区,浙江省专区的交易额达218亿。

2.在头部电商平台设立消费维权站,引导1283家企业加入全国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化机制。

3.加强以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新建暖心驿站315家,小哥码应用覆盖小区1000家。

4.持续开展网络直播在线监测,覆盖直播间5.7万个、网络交易经营主体86万家。

15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1. 截至6,纳入放心消费单元承诺库经营主体数19.31万家,纳入动态培育的商圈、市场、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放心消费集聚区496个。

2. 指导各地积极推动大型连锁商场、超市、总部型企业等提供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加入长三角实体店异地异店退换货联盟。目前,全省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单位达到700家。

3. 截至6月,消费纠纷源头化解率达到35.3%以上,消费投诉初查率和投诉按时办结率均达到99%以上,全省诉调对接案件全年办理量353

4. 研究起草全省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动省级有关单位建立省级协调机制

16

深化开展个体经济新腾飞行动

1.开展2025年个体工商户商户浙个好品牌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99户申报。

2.制定并印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做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节点。

3.新增1.1万户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17

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1. 根据全省百县千企万品计划开展惠企助农行动。全省累计发动帮扶企业862家,开展各类专场活动521个,直播1956场,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3912吨,销售总额达到2.64亿元。组织开展千名主播选千品活动,指导各地举办直播+农产品3场。

2. 各市县局结合属地实际,采用品鉴会、嘉年华、观摩会、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浙产好食品系列活动296场,带动销售额5.9亿元。

3. 庆元香菇”“常山胡柚等通过打造共富工坊+电商直播赋能,持续拓宽产品销路;大陈黄鱼”“惠明茶等加强文旅+地理标志产业融合,构建沉浸式体验活动;推动嵊泗贻贝与原创中国(国家数字文化跨境交易平台)签约交易合作项目。

18

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

1. 深化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工作,1-6月,我省已推进98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商超,推进55个地理标志产品进景区,推进56个地理标志产品进餐馆,组织44个地理标志产品参加等重点展会,绍兴、金华等地打造地标游、地标宴。

2. 1-6月,我省新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市场主体41家,新获准使用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标志的市场主体500家,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达到4167家。

19

创新建设食安

共富幸福村

1. 乡村富民小作坊重点培育对象今年上半年产值1.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新增就业岗位1218

2. 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小作坊进行改造提升,全省建有小作坊园区20个,汇集小作坊252家。

3. 各地积极引导培育家宴预订、食材配送、厨师管理等全链条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家宴产业化公司,促进农村家宴建设的转型提升

20

助力山区海岛

高质量发展

指导认证机构加强有机产品认证推广,积极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组织4家有机产品生产企业参展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浙江精品展区。

21

健全大平安风险闭环管控体系

部署开展第二阶段消费投诉举报与信访事项分类管理改革工作。

22

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

1.持续推动双重预防机制扩面应用,下发《关于推进2025年工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风险双重预防工作的通知》,确定“8+8”产品项目。

2.召开全省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工作例会,已经形成八大类32种重点产品36个重点区域的重点消费品质量攻坚工作清单。

3.完善我省缺陷产品召回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召回监管工作能效,正式启用浙江省消费品召回管理模块。全省共计对9210件(套)缺陷产品实施召回。持续推进汽车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4.根据2025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监督检查计划,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监督检查

23

提升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

1. 探索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改革,起草制定《浙江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专业信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2. 起草《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检查员管理办法(初稿)》《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协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3. 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管理重点品种目录及主体目录(2025版)》,启动《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管理重点品种目录及主体目录(2025年第二版)》制订。

4. 持续指导各地食药安办优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包保督导工作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将食品安全职责纳入乡镇职责清单。

24

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排查治理

持续深化特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聚焦公众聚集场所高风险设备,按照年度计划安排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25

深化法治市监建设

1. 积极推动《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管条例》《浙江省平台经济促进条例》成功纳入2025年省人大立法计划。

2. 制定印发2025年浙江省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要点。

3. 完成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

26

推行服务型执法

模式

1. 正式印发《浙江省市监综合查一次实施方案》及《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度行政检查计划表》,指导各地落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相关要求。

2. 起草《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监督办法》等。

27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

1. 印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5“守护消费、执法为民铁拳亮剑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执法亮剑护民行动。截至6月,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案件332件起草双打护企百日执法行动方案

2. 印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小过快处”执法办案模式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开展“小过快处”国家试点,选取首批9项常见违法行为,细化梳理、明确案件证据标准、取证要点、笔录模板和裁量执行规则,发布“小过快处”执法指导手册。

28

深化信用监管建设

1.指导各市以归并同一类检查对象为导向,充分考虑检查事项的集成度、检查对象的覆盖面、基层执行的便利度,统筹整合检查内容,创设市监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目前全省已有20项。

2.全面清理整合重点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在839项行政检查事项的基础上,最终形成32项重点监管事项、62项随机抽查事项、67项无事不扰事项。

3.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达到99.59%

29

深化智慧监管建设

1.起草《市场监管数字政府2.0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对数字政府2.0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制定省局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初稿,制定《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并正式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场监管公共数据管理,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保障数据安全。

3.建成市场监管一个系统”—浙江省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2.0,该平台已于41日正式上线

30

促进党建与业务

深度融合

1. 制定《2025年省市场监管局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包含5方面、20条内容。

2. 制定印发《中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关于落实主体责任 深化双争行动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双建争先品牌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编印《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双建争先工程品牌(选编)》。

3. 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建述职会、党的建设工作要点中对党支部书记领办效能建设项目进行部署,指导督促各基层党组织持续抓好60个书记领办项目。

31

加强市场监管文化建设

1. 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活力市场监管为民主题研讨、征文活动的通知》,共收集到来自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的477篇征文。

2. 持续拓宽基层联系点范围,处室负责人赴义乌、浦江等地开展食品等方面专项调研,聆听基层声音,解决基层问题。

3. 印发《关于实施2025年度市场监管对标攀高计划的通知》,构建全链条对标机制

4. 建立健全三办工作机制,下发交办事项16项。谋划起草省局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推进落实机制。

5. 上半年,对外宣传工作围绕平台+产业、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等领域,共组织策划各类新闻发布活动40场,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媒体发布原创报道600余篇。

32

加强廉洁纪律建设

1. 制定《中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2025-2027年)》

2. 6,组织机关年轻干部赴省法纪教育基地开展现场警示教育。

3. 精心研究制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一体贯通学、查、改、促,推动学习教育工作有序、有力、高效开展。4个案例入选省政府办公厅第一批典型案例汇编

4. 由局领导带队,赴相关市、县(市、区)局开展调研服务,通过一线走访、座谈交流、现场接访等形式,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监督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及行风建设等开展情况。

33

完善项目谋划

落实机制

1.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经济底层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部署实施2025年度尖兵”“领雁等重大科技项目37项。

2.根据一园一策方案,指导杭州余杭建设超千亿元数字广告产业园区,推进嘉兴、舟山、台州数字广告改造提升项目建设

34

健全政策争取

落地机制

1. 加大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力度,及时报送有关经验成果,上半年共报两办及总局信息稿件共计120余篇。

2. 对标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牵头制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打造“浙江精品”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35

加快构建新型政策研究体系

1. 制定完成《浙江省市场监管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4个市场监管政策研究制度性文件。启动2025年度浙江省市场监管政策研究课题申报。

2. 编制“十五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百人访谈”调研计划方案,完善“十五五”时期制约省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清单。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实地专题调研,征集前期课题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

36

完善局地协同

机制

1. 谋划四督一服工作机制,对基层加强指导服务。加强对各设区市市场监管十五五规划的业务指导,派出2个指导服务小组直达基层,为市县发展跑道提供省市合作方案。

2. 支持义乌强制性产品检测认证便利化改革,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验室建设,取得总局国家中心扩项资质CMA证书争取CQC指定实验室授权支持。

37

扎实做好助企惠民十件实事

更新2025年民生实事十项重点工程指标体系,向全省系统下发工作提示单和验收标准,增强一致性、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