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 02- 08 14: 11
字体:[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持“法治立局”定位,一以贯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扎实推进“法治市监”建设。承担党中央、国务院法治建设相关改革试点等任务7项,获国家部委、及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设相关改革试点、交流推广、表彰肯定等28项。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立足“整体市监”,全局化抓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一是凸显法治地位。局党委发挥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把法治建设放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一把手”局长扎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系统部署、狠抓落实,全面推动“法治市监”建设。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推进9个板块36项法治工作重点任务,构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法治市场监管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增值服务。规范化法治监督和增值化法治服务两手抓,推进“两个年”建设。坚持解难与减负并举、增能与增效并重,构建“法治下基层”增值化服务“13123”体系,有关做法在总局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二)突出“良法善治”,体系化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供给。一是有序推进立法立规。推进《浙江省平台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制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持续建强包容监管制度。牵头制发《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指导意见》,发布《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深化实施轻违免罚减罚制度,全省办理免罚减轻处罚案件2万余件,减免金额达14亿元。三是刚性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实施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省级政府规章,全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 5.5万件。发布全国首个企业竞争合规指引和全国首个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省级地方标准。四是扎实做好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成3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地方标准合法性审查。开展26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行政复议16件,行政应诉8件。审核信息公开69件,合同637件。

(三)注重“破立并举”,一体化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一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率先实施分行业、分领域规范公平竞争审查试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领域和乡镇(街道)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公平竞争环境满意率达95.9%。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合规整改,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二是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港资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首批获得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授权,省内企业迁移“一键”办理,“企业码”集成应用成为唯一与国家系统贯通的省级政务平台。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赋能。全省 6 个市、12 个县(市、区)获批首批市域、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平均办理周期同比压减 5.16%。重大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率达到100%。专利快速获权能力进入全国前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数量全国最多,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创历史新高。四是深化网络平台治理。开展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制定全国首个直播间运营标准,发布网络营销行为规范指引30条。加强外卖小哥权益保障,建设“暖心驿站”1018家。五是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开展“执法亮剑护民”、“铁拳”行动。破解预付式消费违规乱象、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等治理难题,整治美容美发、车辆检测、电子计价秤等领域消费乱象,查办案件8.3万件,退还涉企违规收费4223万元。六是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全面构建食品安全五个体系,推进菜篮子安全守护“四改融合”。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率先探索区域联动风险监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发现率从30%提升到95%。从严监管特种设备,深化锅炉、涉危化品压力容器等,查处违法案件2296件。

(四)提促“执法质量”,规范化加强法治建设闭环监督。一是推进“执法一件事”改革。构建“执法、监督、救济、问责”四维一体闭环机制,在全省系统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制发实施方案,深化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规范行政执法检查。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惩戒试点工作,健全“1+N”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率55.5%,减少重复上门检查39.12万户次。三是组织案卷评查。以月月抽查、季度线上评、半年自查、全年全省系统评查模式,实现对各市、县(市、区)局案卷和各类型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全覆盖。四是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执法监督,全面客观反映堵点难点问题,为完善工作机制提供支撑。五是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意见》《行政处罚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工作规则》,有效应对市场监管复议诉讼数量多、领域广、风险高的现实挑战。

(五)凝聚“法治文化”,集成化构筑“大普法”格局。一是建优法治宣传布局。发布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深化普法责任制,健全“全要素”普法工作机制。1名干部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二是贯彻宪法宣誓制度。组织省局机关年度宪法宣誓仪式,“一把手”局长监誓并讲话。三是迭代“学法考法说法赛法”机制。制发市场监管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三张清单”。《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六化”行动》列入浙江省“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工作指导案例,在第三届全国法律知识竞赛中获得亚军。四是打造特色普法矩阵。用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普法讲师团等资源,结合主题时点,开展“普法+”活动,绘制“浙里”市场监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卡地图,邀请社会大众前往打卡学习。探索“普法+科普”融合模式,研究推进分类精准普法科普宣传教育。五是联动征集法宣案例。牵头长三角市场监管法治宣传实践案例征集,评选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开展普法微视频征集,评选优秀作品59部,在“浙里好市监”视频号开设“市监法影”栏目,定期展播优秀普法微视频,放大普法宣传的辐射效应。

二、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时期工作的谋划之年,省市场监管局将始终坚持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厘清法治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行政执法部门中的战略地位,一以贯之强化“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统筹高质量法治服务和规范化法治监督两个抓手,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活动全生命周期法治化建设。

(一)盯紧收官任务,全面推动“法治市监”提质增效。对照《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 年)》《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排摸梳理,查漏补缺,综合谋划法治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争创更多市场监管标志性成果。

(二)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动市场监管法律规范建设。积极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平台经济等立法项目。跟踪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轻微违法减罚免罚、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修订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三)抓实法治监督,纵深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深化“执法一件事”改革,推动“执法”与“监督”高效协同。出台服务型执法实施意见,全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新模式,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市监查一次”牵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施“白名单”柔性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四)持续改革破题,着力推动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建设。深化省域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迭代企业准营、信息变更、注销“一件事”,推动外资企业全流程网办。完善“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实施“雷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不正当牟利投诉举报综合治理机制,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

(五)迭代法宣路径,立体推动市场监管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宣传“供给侧”改革,持续迭代“法治下基层”“学法考法说法赛法”“法宣阵地”“普法讲师团”“普法+科普”“市监法影”等工作载体,推动普法从“有形”向“有效”迈进,确保“八五”普法圆满收官。

索引号: 002482410/2025-00027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公开日期: 2025-02-08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5- 02- 08 14: 11 字体:[ ] 浏览次数:(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省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坚持“法治立局”定位,一以贯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扎实推进“法治市监”建设。承担党中央、国务院法治建设相关改革试点等任务7项,获国家部委、及省委省政府法治建设相关改革试点、交流推广、表彰肯定等28项。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立足“整体市监”,全局化抓强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一是凸显法治地位。局党委发挥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把法治建设放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一把手”局长扎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系统部署、狠抓落实,全面推动“法治市监”建设。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推进9个板块36项法治工作重点任务,构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法治市场监管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增值服务。规范化法治监督和增值化法治服务两手抓,推进“两个年”建设。坚持解难与减负并举、增能与增效并重,构建“法治下基层”增值化服务“13123”体系,有关做法在总局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二)突出“良法善治”,体系化完善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供给。一是有序推进立法立规。推进《浙江省平台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制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持续建强包容监管制度。牵头制发《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指导意见》,发布《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深化实施轻违免罚减罚制度,全省办理免罚减轻处罚案件2万余件,减免金额达14亿元。三是刚性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实施全国首部公平竞争审查省级政府规章,全省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 5.5万件。发布全国首个企业竞争合规指引和全国首个平台企业竞争合规省级地方标准。四是扎实做好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成3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地方标准合法性审查。开展26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行政复议16件,行政应诉8件。审核信息公开69件,合同637件。

(三)注重“破立并举”,一体化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一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率先实施分行业、分领域规范公平竞争审查试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领域和乡镇(街道)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公平竞争环境满意率达95.9%。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合规整改,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二是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港资企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首批获得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授权,省内企业迁移“一键”办理,“企业码”集成应用成为唯一与国家系统贯通的省级政务平台。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赋能。全省 6 个市、12 个县(市、区)获批首批市域、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平均办理周期同比压减 5.16%。重大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率达到100%。专利快速获权能力进入全国前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数量全国最多,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创历史新高。四是深化网络平台治理。开展网络直播营销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制定全国首个直播间运营标准,发布网络营销行为规范指引30条。加强外卖小哥权益保障,建设“暖心驿站”1018家。五是提振消费市场活力。开展“执法亮剑护民”、“铁拳”行动。破解预付式消费违规乱象、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等治理难题,整治美容美发、车辆检测、电子计价秤等领域消费乱象,查办案件8.3万件,退还涉企违规收费4223万元。六是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全面构建食品安全五个体系,推进菜篮子安全守护“四改融合”。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率先探索区域联动风险监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发现率从30%提升到95%。从严监管特种设备,深化锅炉、涉危化品压力容器等,查处违法案件2296件。

(四)提促“执法质量”,规范化加强法治建设闭环监督。一是推进“执法一件事”改革。构建“执法、监督、救济、问责”四维一体闭环机制,在全省系统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制发实施方案,深化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规范行政执法检查。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惩戒试点工作,健全“1+N”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率55.5%,减少重复上门检查39.12万户次。三是组织案卷评查。以月月抽查、季度线上评、半年自查、全年全省系统评查模式,实现对各市、县(市、区)局案卷和各类型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全覆盖。四是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执法监督,全面客观反映堵点难点问题,为完善工作机制提供支撑。五是完善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指导意见》《行政处罚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工作规则》,有效应对市场监管复议诉讼数量多、领域广、风险高的现实挑战。

(五)凝聚“法治文化”,集成化构筑“大普法”格局。一是建优法治宣传布局。发布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深化普法责任制,健全“全要素”普法工作机制。1名干部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二是贯彻宪法宣誓制度。组织省局机关年度宪法宣誓仪式,“一把手”局长监誓并讲话。三是迭代“学法考法说法赛法”机制。制发市场监管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三张清单”。《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六化”行动》列入浙江省“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工作指导案例,在第三届全国法律知识竞赛中获得亚军。四是打造特色普法矩阵。用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普法讲师团等资源,结合主题时点,开展“普法+”活动,绘制“浙里”市场监管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卡地图,邀请社会大众前往打卡学习。探索“普法+科普”融合模式,研究推进分类精准普法科普宣传教育。五是联动征集法宣案例。牵头长三角市场监管法治宣传实践案例征集,评选出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开展普法微视频征集,评选优秀作品59部,在“浙里好市监”视频号开设“市监法影”栏目,定期展播优秀普法微视频,放大普法宣传的辐射效应。

二、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时期工作的谋划之年,省市场监管局将始终坚持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厘清法治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行政执法部门中的战略地位,一以贯之强化“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统筹高质量法治服务和规范化法治监督两个抓手,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活动全生命周期法治化建设。

(一)盯紧收官任务,全面推动“法治市监”提质增效。对照《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 年)》《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排摸梳理,查漏补缺,综合谋划法治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争创更多市场监管标志性成果。

(二)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动市场监管法律规范建设。积极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平台经济等立法项目。跟踪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轻微违法减罚免罚、依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修订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三)抓实法治监督,纵深推动服务型行政执法。深化“执法一件事”改革,推动“执法”与“监督”高效协同。出台服务型执法实施意见,全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新模式,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市监查一次”牵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施“白名单”柔性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四)持续改革破题,着力推动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建设。深化省域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迭代企业准营、信息变更、注销“一件事”,推动外资企业全流程网办。完善“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实施“雷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不正当牟利投诉举报综合治理机制,推动消费投诉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

(五)迭代法宣路径,立体推动市场监管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宣传“供给侧”改革,持续迭代“法治下基层”“学法考法说法赛法”“法宣阵地”“普法讲师团”“普法+科普”“市监法影”等工作载体,推动普法从“有形”向“有效”迈进,确保“八五”普法圆满收官。